农民工自我认同的缺失和社会认同的缺失,是农民工社会认同感缺失的主要表现。从农民工个人看,自我认同感主要缺失主要表现为自卑、防卫心理重、角色混乱。农民的身份区别于城市居民的身份,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产生了自卑心理,而且刚从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农民工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行为方式等方面不同于城市居民,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源,岗位竞争就业和城市居民的不平等,农民工受到的歧视是更多的,其自我感觉比城市居民落后。城市的验收和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认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在城市和农村长期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导致了城市和农村越来越大的经济差距,使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为了能更好的生存。然而,城市只能提供农民三种工作:肮脏苦累的工作,收入较低的工作,杂乱无章的工作,所以能够在城市立足对农民工来说难如登天。社会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格局,加上户籍制度管理,使农民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得到属于自己的权益和保障,无法参加社会管理和社会活动。从文化角度,不可否认的农民工质量低于城市居民,但它们不能成为拒绝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往往排斥弱势文化的融入。
(二)农民工是非公正公平群体
农民工是非公正公平的主要群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政治权利不公平,对于长期在城市做工的农民工来讲,他们不能正常行使户籍地之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发展机会不公平,由于受我国现行制度和政策因素影响,社会成员之间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存在着发展机会不公平现象,农民工的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公平,就业机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培训机会,政府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第三,利益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同工不同酬、同时不同酬、工资涨幅缓慢而且常被拖欠;第四,社会保障不公平,由于现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其次,医疗、养老等保险空缺[4]。
(三)农民工是城市边缘化角色
农民工很难真正的城市化,被看做是存在于城市居民之外的边缘群体,边缘人的特征在农民工身上有非常显著地体现,一是户籍身份,即农民工虽然进城工作,但其身份归属依然是农村,大多数城市的人们仍然会用对待农民工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二是职业身份,农民工所做的工作大多都不是正式的职业或者是一些边缘化的职业,如搬运工、矿工、服务员等,都是城市人不愿参与的一些工作;三是社会身份,即使农民工在城市中谋求了一份工作,但是他们却没有真正的享有各种应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比如失业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等。
(四)农民工受教育培训不健全
当前,我国各种培训层出不穷,名目繁多,但这些培训大多都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有偿培训,但很少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提高素质方面的无偿培训。目前的“阳光工程”培训还没有走出农村,只是为还没有外出的农民服务,下岗工人的政府就业培训又不包含农民工,企业又不愿意给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及转训。所以目前农民工的受教育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农民工培训认识不全面、鼓励农民工受教育培训的措施不完善、没有充足的培训资金、培训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等疑难杂症。所以说农民工的受教育培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1.认识上的因素。就农民工而言,他们对国家颁布的有关农民工培训计划和相关政策不够了解。此外,即使政府、雇主和农民工三方共同支付培训费用,但就农民工经济收入情况而言,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和选择工作来维持生计之间,他们更愿意做后者。 农民工问题与利益维护刍议(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