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与传统的用工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的用工模式是“雇”与“用”的结合,然而劳务派遣将“雇”与“用”进行了完美的分离。劳务派遣关系的形成在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人员三个方面。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就存在着劳务关系,并且支付劳动者的薪酬,以及承担一系列的社会保障问题。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着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给派遣单位。被派遣的劳动人员与实际用工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却发生着劳务关系,最终的管理还是在于劳务派遣单位。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形成了“雇人不用人,用人不管人”局面。
劳务派遣以其灵活高效的特点,深受广大企业的青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劳务派遣的存在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许多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资金,提高管理效率。
2.提供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许多失业和待业人员,传统的用工方式难以解决。“劳务派遣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尤其是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发展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使流动就业组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二次就业率。”[1]
3.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安排劳动人员,从而进行劳务派遣与输出。
(二)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在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最早始于 1979 年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FESCO)向一家日本公司的驻华代表处派遣中方雇员,当时派遣对象仅局限在海外和外商投资企业。” [2]从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在 20 世纪 70年代,一些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员工要想去外企工作,就必须和外国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这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间接产生了劳务派遣制度。
2.国有企业垄断阶段。由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学习外企的经营理念,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发展,实行政企分开政策,这样国有企业就拥有了灵活性,这阶段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派遣员工到分支机构从事工作,劳务派遣似乎成为了国有企业的专有。
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逐渐走向繁荣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的是需求与满足,市场经济下的劳务市场也要具有这种相关的特性。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人才市场配置为主的格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调节的方式,灵活的就业方式,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弹性需求。在这一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较为宽松,虽然适应了发展的需求,但是这就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三)21世纪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现状
在我国,劳务派遣的最大特点就是“雇”与“用”的分离,很明确的指出了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人员之间的关系。特别适合于那些非公有制企业、国企改制企业和那些经营发展变化比较快、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需求又不尽相同的单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派遣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经济的发展,需求的增多,用工需求也是不断呈现多样性。现阶段的特点在于工作领域的广泛性,主要在电信业,银行,服务业,建筑业等等。 新世纪我国劳务派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