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校创业教育的缺失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是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枷锁。在如今的大学里面,学术研究的氛围越来越弱,思想上的解放更是缺乏动力,更多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功利、浮躁的气息,学生创业缺乏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教育。
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缺乏创新性思维,加之学校对创业教育的不重视、不深入研究,从而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无法做好和创业相关的心理与知识上的准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校更是无法突破固有的教育模式,难上加难。
3.政府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我是否能够承担巨大的经济、精神损失?是否能够得到国家、社会的政策帮助?如果可以,我将获得哪些救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创业初期所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孙子兵法所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也就是后来民间谚语引申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政府政策的缺失、宣传不到位、引导性服务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对与创业有关的政策知之甚少,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慢,无法与时代衔接。另外,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少社会调研,没有广泛的征集民意,因此没有针对性、可行性,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实施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整个运行程序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
4.社会大众没有形成一种支持和鼓励创业的良好风气。
现在社会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学毕业生和海归扎堆报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形成了“公考热”,2013年重庆甚至出现了将近一万人报考一个职位的现象。这样的的情况,说明社会大众早已形成了一种固有印象,只有公务员这样的职位才是最好的,我们应该从事这方面的职业,有充分的保障,即人们所谓的“金饭碗”。社会无形的偏见,大多数人认为,创业风险大、没有多大的前途,资源浪费。
5.创业者本身的不足
西方经济学中,把生产三要素归纳为“人力、土地、资本”,充分说明了人力的重要性。然而大学生由于年龄偏低,缺少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空有一腔热情,责任感较低,没有一定的准备和市场调研,创业项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选择结果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在实际创业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利用资源,做好总结,浮躁而急于求进,缺乏创新精神,简单套用他人成功经验。失败以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创业终止。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问题需要社会多方的努力,简单套用是行不通的,要统筹兼顾,不断完善,不断的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与社会金融企业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
政府集资,结合社会金融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发挥促进创业的杠杆作用,政府可以考虑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积极宣传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相关企业和金融单位可以与创业者签订一系列的双向协议,为他们担保风险,从而增加创业者数量,减轻创业者的担忧。采取政府与社会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企业增加了收入,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的双赢。
2.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改善大学生的就创业理念。高校要加大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创业知识赋予到日常生活中。积极组织相关创业比赛,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设置奖励,提高教育质量和创业实践能力。[3]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商业领军人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来校传授创业实践经验,或者将已经毕业大学生创业者的成功经验告知广大在校生,主动帮助学生联系,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制度,方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并且做好登记总结工作,做得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加大培训力度,建好创业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真正采取引导式而不是强加灌输式,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勤总结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4]与社会要求接轨,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选择及政府的作用(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