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管理的现状要求理念创新
实践是理念创新的直接来源,当前社会管理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是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核心所在。社会的热点问题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社会管理理念、模式不能满足该需要所造成的,换句话说,社会热点问题,就是当前社会管理理念漏洞的“警示灯”,它指明了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因此,社会管理理念创新应该重视当前社会管理的突出矛盾,并以此为切入点。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迫切的需要用改革来打破僵局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是各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优先考虑的要素,在这摸着石头过河、崇尚经济成果的社会发展阶段里,难免会给社会管理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这些不协调的现象或许在当时的发展阶段中并不是首要突出问题,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经的隐患成为如今逐渐被点燃的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尤其是效率与公平这一矛盾。效率与公平由于在特定历史时期里,受效率优先与公平、让先富带动后福的经济策略的影响,使得现如今我国社会呈现明显的地域经济不平衡以及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相比于东南沿海的歌舞升平,在我国一些西南边远的山区地区,现如今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人民还在为温饱的问题发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温饱问题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百姓的安定与支持,然而现实的状况确是偏远地区的人民仍然为一日三餐的问题而殚精竭虑。如何才能为这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寻求一个出路,不仅仅是各地区政府的职责所在,它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要求,社会管理创新迫在眉睫,理念创新更加急不可待。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巨大的贫富差距成为我国社会的另一大心病。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导致社会劳资关系的紧张,教育、医疗资源的不公平的罪魁祸首。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再加上我国“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思维作祟,使得贫富差距问题成为百姓关心的突出问题。在如此时代大背景下,只有从理念上、从制度上对形成矛盾的因素进行限制,保证国家稳定、高效的发展势头不动摇,才能最终让整个中国社会在既定的轨道上走的更好、更快、更强!
(二)物质水平的提高致使人们对于权力的行使有了更多的诉求文献综述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现实追求也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生变化,百姓由过去追求物质上的温饱转而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并且随着权力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政府的权力行使的方式,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管理的过程当中去。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要求社会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的做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尤其是作为行政机关的地方政府部门,要及时加强自身的教育与约束,转变行政执法人员在心理上的优越感,督促干部群众走近百姓、亲近百姓,关心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然而这虽然是一个浅显易懂的政府管理目标,具体操作起来却往往并不是如想想中的那么容易。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的长期影响,我国政府部门作为权力的执行机关,手上掌握着可以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生杀大权”,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角”,在百姓心目中也就有着天然的神秘色彩。也正因如此,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往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中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优越感,而这优越感也正是我国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阂感,换句话说就是矛盾所在。我国政府在长期经济方针的引导下,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高速的经济发展往往留下了群众精神小康发展方面的不足。百姓们的意见、声音难以被采纳,百姓们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是政府权力运行的相对不透明,都会成为百姓不安和不信任的罪魁祸首。然而,这些矛盾都是长时期、多原因、多层次的,不能够用太过直接的方式强硬的纠正,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巧做铺垫。因此,社会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作为社会管理主导力量的中国政府需要下定决心、稳住信心、富有耐心,坚持以更好的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出发,多设身处地的以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强化人民当家作主的信念,努力把政府由主导性向服务型转变。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聆听人民群众的诉求,引导人民群众的力量,准确的寻找到政府的社会新定位,并且虚心的接受它、做好它,这是不仅是人民群众的要求,这更是整个时代的要求! 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研究(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