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
实习生是酒店人员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院校和酒店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大量来自高校的学生走上了酒店的实习岗位,但与此同时酒店中的实习生也有着很高的流失率。因此,对酒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与择业关系进行研究,能为酒店管理者管理好酒店实习生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更多实用的建议和启示。
1.3研究方法
(1)文献查询
通过阅读有关文献,熟悉与本文相关的工作满意度和择业意向的概念,尤其是与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和择业取向有关的理论知识。阅读相关书籍,在期刊网上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学者专家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
设计一份能充分反映实习生工作满意度与择业取向内在关系的问卷,以淮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已经结束酒店实习的大三和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力求做到全面真实。
(3)数据处理
回收已反馈好的问卷,对其中的有效问卷所获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结合图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研究酒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和择业意向的关系。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被专家学者们广泛接受并使用的Cavangh综合型工作满意度,又称为“员工满意度”[2]。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工作满意度展开了研究,西蒙(tonysimon)、维克.苏(Vickie Siu)等学者认为影响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3个因素分别为职业发展前景、对员工的诚实度和良好的工资待遇;麦克尔(Michael)指出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参与、领导水平、培训机会、工作回报和贡献的关系最大[3]。
在国内,谢祥项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有薪酬福利、监视管理、参与管理、职业发展、内在满意、绩效管理、信息沟通、关心员工、领导能力、团队合作、企业形象等;吴慧等认为对酒店员工起激励作用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薪酬待遇、管理制度、人际关系、领导水平、晋升和培训、工作条件、工作性质[4]。
关于择业意向的研究国内比较少,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彼德罗夫斯基提出的动机系统理论,他在就业心理方面提出了“就业意向”的概念,大致建立起了就业意向的初步结构模型,并且就这个概念结构作了实际的调查和研究,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这种观念变化与真正社会要求之间的所存在的差距,他强调应该进一步加深对“择业意向”的研究以此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5]。文献综述
2.2概念界定
2.2.1工作满意度
国内外关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历时已久,1935年,Hoppock第一次在学术界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即“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的满足感受程度,也就是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一种主观反映”[6]。他指出: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薪酬待遇、工作条件、领导方式、工作性质等,但是他的研究主要是从工作条件等物质层面来定义工作满意度的。“工作满意度”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为后来学者们对工作满意度的认识和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于是在1935到1976年这40年间,平均几乎每5天就有一篇相关论文发表,由此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一般认为的工作满意度通常指个人在组织内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挑战性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酒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与择业关系研究(2):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6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