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的问题非常普遍,给各类组织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国许多企业的质
量管理体系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9]
。丰世林,黄忠全,张根保,代红梅,王恕德
(2004)认为有效性是一种度量,包含两层意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包含体
系本身的有效性和运行体系的有效性两个基本特征。给出体系有效运行时候的一
些具体表现特征[10]
。王新平,汪方军,万威武,苏秦(2008)给出了质量管理
体系有效性的定义及其表征,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
体系运行结果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并在他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改
进建议[11]
。王春明(2011)认为有效性是指企业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且认
为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12]
。颜普
成,彭又新,何广勤(2002)认为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
因素(经营环境、顾客需求、质量内涵)和内部因素(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组
织结构、质量信息)[13]
。
(四)关于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确定的分析研究
刘书庆,董雅文(2006)认为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内涵,从其运行
结果上提出应从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投资者满意度、供应商满意度及政府
满意度评价5个方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有效性评价模型[14]
。韩福荣,蔡溪
平,钱雷(1998)认为从可以运用无形资产评估角度运用收益法和成本法对质量
体系总体价值进行评价。把质量体系看作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借助无形资产的
评估理论和方法,探讨质量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有关问题,即将体系有效性评价
转为体系价值评价[15]
。丰世林(2006)认为可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分解为过
程,然后将过程分解为活动。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首先是对活动的评
价,根据活动的评价结果得出过程的评价结果,根据过程的评价结果得出整个质
量管理体系的评价结果[16]
。
韩福荣,郝进(2000)给出了一种较为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分别从方针和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等3个方面对质
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性评价并依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且给出属性指标的评分标
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对有效性进行分析[17]
。李
松焱,张琦,杨承先(2006)从质量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
新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属性指标评分标准[18]
。郭子雪,张强(2009)
按以顾客为重心、实现过程增值、质量体系具有动态性和实用性等原则,从质量
方针目标、产品质量稳定性、质量改进与创新、资源管理、财务运行等5个方面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直觉模糊集和TOPSIS法的评价方法[19]
。
李艳淑,叶渭川(2008)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
进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0]
。周益华(2011)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管理
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与顾客有关过程6个方面建立评
价指标体系。两篇文献均采用AHP法确定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21]
。
ChanF.Y.,WillbornW.,XiaoH.,LiH(1993)认为从质量审核角度来
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问题,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有效的文件化,而不是关注体
系的实际结果[22]
。Ka-ChiLam,MikeChun-KitLam,DanWang认为自我评价 东风柳汽TS16949体系建设有效性评价(3):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