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多组分纳米复合乳胶粒子的凝聚复合(6)

时间:2018-04-29 12:19来源:毕业论文
A、电荷中和,当胶乳粒子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时,其间会产生静电排斥作用。这种排斥作用使胶体粒子能够稳定地分散在体系中;当足量的反离子电解质


A、电荷中和,当胶乳粒子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时,其间会产生静电排斥作用。这种排斥作用使胶体粒子能够稳定地分散在体系中;当足量的反离子电解质加入以后,异种电荷间相互中和,扩散层被挤压造成电势下降,胶乳粒子间斥力下降,容易造成碰撞凝聚。
B、附架桥,将高分子凝聚剂加入到乳液当中,凝聚剂与胶乳粒子间一一对应或一对多互相粘连,产生“架桥”结构。
C、表面吸附,产生“架桥”结构源自于表面吸附作用,粒子间凝聚变大会加速絮凝。电解质在前一种机理中称为混凝剂起到的是混凝作用;后两种机理合在一起均起到絮凝作用而且两种作用均被称作凝聚作用。
而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加入电解质的方法来打破乳胶体系的稳定性来实现纳米彩色乳胶粒子的凝聚。虽然加入少量的电解质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胶体的稳定性,但是电解质浓度达到一定的值后乳胶粒子四周的水合双电层处的水分子便会被夺取,水合双电层由于水化层减薄而电位下降,乳胶粒子之间因此相互碰撞粘接更为频繁,乳液体系趋向于不稳定,其中的胶乳粒子便会出现团聚而产生絮凝现象[29]。通常使用聚沉值即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让乳胶粒子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电解质的聚沉能力。电解质对该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强则对应的聚沉值越小,因而常用聚沉值倒数表示聚沉率。与胶体颗粒的电荷符号相反的那种离子决定了盐类聚沉能力,聚沉值随着离子化合价的升高而减小[30]。电解质主要通过压缩扩散层及吸附聚沉两个渠道引起溶胶的聚沉。
电解质聚沉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多,例如关宇[3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壳单体而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利用种子聚合法合成出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冲击改性剂(AIM),然后在AIM胶乳溶液中加入凝聚剂硫酸镁、氯化铝,凝聚并干燥后得到粉状产物,其主要对AIM的表观密度进行了重点研究,而最终产物粒径大小则是在数十μm到数mm不等。又如高晓丹[32]等采用光散射法探究了不同浓度的Ca(NO3)2以及Cu(N03)2溶液中胡敏酸胶体微粒凝聚过程以及凝聚体的最终结构,由以此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颗粒的平均凝聚速率在Cu2+作用下远远高于Ca2+作用下的结果并且胡敏酸胶体在两种电解质作用下的凝聚均表现为高浓度下的幂函数上升和低浓度下的线性上升。
另外除了使用电解质聚沉方法外,使用聚合物也可以使胶体聚沉,高聚物可以对胶体起到稳定或是凝聚的双重作用,凝聚作用由聚合物的的吸附作用以及架桥和自由聚合来实现[33]。例如薛蕃芙[34]研究了高分子絮凝剂(二腈二胺甲醛缩合物)在丁苯胶凝聚工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高分子絮凝剂凝聚能力强使得丁苯胶中的残留非橡胶成分含量低,节约了大量洗涤水,最终的橡胶凝聚产物结构疏松并且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
工业上的凝聚工艺主要包括喷雾或喷流凝聚法、种子凝聚法、剪切凝聚法、多釜连续凝聚法、振荡脉冲流凝聚法和单釜间歇式凝聚等方法[35]。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彩色墨粉用多组分纳米乳胶粒子与传统的单组分纳米乳胶粒子有所不同,前者由树脂包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而后者只由树脂包覆一种组分。所包组分可以是颜料、蜡、电荷剂等所需组分。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使用树脂包覆多种组分的报道十分罕见,大多数文章只是利用树脂包覆单一的组分。少数文章研究了分散助剂对复合粒子形态结构及包覆率的影响,但是同时包覆颜料和蜡等组分的研究甚少。可能是由于包覆多组分存在稳定性问题有待解决,也可能是一些大型彩色墨粉公司将制造工艺作为商业机密保存了起来,因而对多组分纳米彩色乳胶粒子的制备以及凝聚工艺的研究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为了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 多组分纳米复合乳胶粒子的凝聚复合(6):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144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