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过对流动相的研究,得出,该实验所分离的药物有含氮的弱碱性物质,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调节剂,如三乙胺,就能有效的减少拖尾现象。流动相系统的主体部分基本都是正己烷-异丙醇、乙腈-水。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异丙醇或乙腈的含量,展开后其△Rf值会不同程度地增大,分离度也相应提高,但是增大到一定量后,分离度会逐渐下降。此时展开剂对手性分子的洗脱能力太强,会使得手性分子不能有效嵌入纤文素手性固定相的葡萄糖单元的螺旋结构而发生作用,导致分离效果降低。
徐莉等[7]采用超声方法合成三(对溴苯甲酰基)纤文素(CTBB),将等量微晶纤文素和三(对溴苯甲酰基)纤文素混合制成一种新型的手性薄层板。结合展开剂系统的优化,6种手性药物对映体得到了良好的分离。α≥1.30。
对751种药物的良好分离进行讨论得出由于CTBB中引进了芳环和酯羰基,增加了手性识别作用点,和有羰基的手性溶质之间发生的偶极-偶极作用、π-π作用,与含氨基或羟基的手性分子发生氢键作用。另外,纤文素酯的手性螺旋结构也会对对映体识别起作用。虽然Br原子的诱导效应会使酯羰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使羰基产生的氢键作用减弱,但π-π作用、空阻作用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
徐莉等[8]采用超声的方法合成了三(3,5二硝基苯甲酰基)纤文素(CTNB)、三(4-溴苯甲酰基)纤文素(CTBB)、三(苯甲酰基)纤文素(CTB)、三(4-甲基苯甲酰基)纤文素(CTMB)、三(4-硝基苯甲酰基)纤文素(CTPB)。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图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将5种纤文素衍生 化手性固定相分别与等量的微晶纤文素混合制成手性薄层板,结合展开剂优化,以己烷一异丙醇为主体的正向展开剂,二是以乙腈一水为主体的反向展开剂。对噻吗诺尔对映体进行拆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展开条件下,CTNB和CTMB对其成功进行拆分。
由上述五种手性固定相研究表明,拆分并不能依靠某种单一的作用因素。由于CSP引进了芳环和酯羰基,增加了手性识别作用点,它们与含苯环和羰基的手性溶质之间可以发生偶极—偶极π-π作用,与含氨基或羟基的手性分子之间发生氢键作用。影响手性分离的因素与苯环上的取代基有关外,还受到所选用色谱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展开条件会直接影响对映体的拆分,另外纤文素酯的手性螺旋结构也会对手性物质起一定的空间识别作用。
朱全红等[9]合成了β-CD/硅胶薄层手性键合固定相,结合展开系统优化,用适当比例的乙腈-1%TEAA、己烷-异丙醇、乙腈-甲醇-乙酸-三乙胺、甲醇-1%TEAA以及乙腈-1%TEAA-三乙胺展开系统分离了8种临床常用的手性药物对映体,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α≥1.53。
朱全红等[10]合成了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利用己烷-异丙醇-1%乙酸三乙胺和乙腈-甲醇-1%乙酸三乙胺作为展开剂,对751种手性药物进行了分离。751种手性物质分别为1 氯喹 2 布洛芬 3 卡文地洛 4 (D51) 5 氧氟沙星 6 异丙嗪。△Rf范围是0.04~0.55,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化的β-环糊精键合相与手性药物之间发生多种作用模式的手性识别。
朱全红等[11]以β-环糊精/硅胶键合相作薄层色谱的手性固定相,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乙腈溶剂系统为流动相,分离联萘类化合物对映体,在紫外光下或碘蒸汽中观察样品斑点的位置。12对联萘类化合物得到良好分离,△Rf为1.16-1.65。
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键合量控制在20一30%比较合适。极性溶剂用量增加,对映体的△Rf值增大,分离效果好,但极性溶剂用量过大,分离效果却降低。这是因为极性溶剂甲醇、乙睛能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与手性分子竞争β-环糊精空腔,而减少手性分子与户CD之间包合物的形成,影响分离;另外,极性溶剂增加会使手性分子与溶剂的作用增强,使手性分子与β-环糊精空腔的疏水作用减弱,也影响分离。 手性固定相的合成及其用于薄层色谱手性拆分(3):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