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酸盐体系也是有望获得工业应用的无氰仿金镀液。焦磷酸根对Cu2+、Zn2+都有较好的配位能力,并分别形成相应的配位离子[Cu(P2O7)2]6-及[Zn(P2O7) 2]6-,其不稳定常数分别为1.0×10-9和1.0×10-11。虽然焦磷酸根对Cu2+的配位能力不是很强,但在焦磷酸盐溶液中铜的析出过电位非常大,这有利于铜、锌共沉积。然而,在单一的焦磷酸盐镀液中,在低电流密度区,由于铜优先析出,镀层偏红,得不到光亮的镀层;而在稍高的电流密度区,合金镀层结晶粗糙。因此,光亮仿金镀液必须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或辅助配位剂,抑制铜的优先析出,才能获得电流密度范围较宽的黄铜合金镀层。焦磷酸盐黄铜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1.4.5乙二胺体系
乙二胺体系也是有望获得应用的Cu-Zn合金镀液。乙二胺对Cu2+、Zn2+都能配位,加入乙二胺后,铜、锌之间的电位差缩小为300mV,使铜、锌共沉积变为可能。但研究表明:若想获得理想的仿金镀层,除乙二胺外,还必须加入其他辅助配位剂——第二配位体,才能得到光亮的仿金色泽。
1.4.6 酒石酸盐体系
酒石酸盐体系是研究最早的一种无氰黄铜镀液。在碱性溶液中,酒石酸根对Cu2+和Zn2+均能配位,它们的配位状态及配位离子稳定性主要受溶液pH值的影响。溶液pH值在5.5-11范围内Zn2+主要以[Zn(OH)C4H4O6]-形式存在;而pH值大于11时,则以[Zn(OH)4]2-形式存在。其不稳定常数分别为2.4×10-8和3.6×10-16。当溶液pH值大于10时,Cu2+主要以[Zn(OH)2C4H4O6]2-的形式存在,其不稳定常数为7.3×10-20。实验证实酒石酸根对Cu2+和Zn2+的配位能力的显著差异有利于两种金属的共沉积。
据报道,必须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如一些醇胺类或氨基磺酸类及其衍生物等,才能得到理想的光亮镀层,尤其是上述光亮剂复配时,在3-8A/dm2电流密度范围内均能得到全光亮黄铜镀层。[6]
1.4.7 HEDP体系
HEDP对Cu2+、Zn2+都有很强的配位能力,能够实现两者的共沉积。镀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优良的深镀能力和均镀能力,可获得18K-22K的仿金镀层[7]。
1.5 铜锡锌合金电镀工艺的发展趋势
电镀仿金有多种工艺配方,特别是近年无氰电镀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无氰电镀现在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含氰电镀依然不能被无氰电镀所取代,但低氰、微氰电镀已经逐步取代中氰、高氰电镀。近年开发的二元合金镀液成分简单、控制方便,特别是低氰、微氰镀液不仅稳定性好,而且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也令人满意,可以达到工业化要求。但氰化物毕竟是剧毒物质,因此,开发无氰电镀依然势在必行。若想达到更加逼真的仿金色,必需加入其他的微量金属元素,如锡、镍、铟等。 弱碱性无氰电镀铜锡锌合金(仿金)工艺研究(3):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2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