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酯类的粒径大小,PDI及电位 14
3.2固体脂质防晒微粒乳状液的防晒性能 17
3.2.1固体脂质防晒乳液在紫外线UVA段的防晒性能 17
3.2.2 固体脂质防晒微粒在波长360nm处的防晒规律 19
3.3固态油脂结构对固体脂质防晒乳液光照稳定性的影响 20
固态油脂结构对固体脂质防晒微粒形成的规律性研究1 前言
1.1 固体脂质微粒的研究背景
将化学防晒剂包覆于固体脂质微粒中,得到具有防晒作用的固体脂质微粒,称之为固体脂质防晒微粒,固态脂质微粒不仅大大降低了化学防晒剂因光敏和光毒效应对皮肤的刺激性,而且对防晒也起到了协同增效作用,即包覆了化学防晒剂的固态脂质微粒的防晒性能大于化学防晒即和脂质微粒两者防晒性能的加和。
固体纳米脂质微粒是20世纪90年代初新开发的一种活性组分载体,主要是固体油脂在冷却或相分离过程中固化、结晶形成的固态结构,活性组分被包覆在脂质结构中。固体脂质微粒可以阻止所载运的活性组分的降解并有目的地控制活性组分的释放过程,包覆活性组分的固体脂质微粒与皮肤角质层有很好的亲和性,能有效地将活性组分输送并渗透进角质层,使得活性组分有效地作用于皮肤的深层细胞;粒径小于 400 nm 的脂质载体在皮肤上可以形成很好的闭合体系,可增强皮肤的水合作用,应用于各种护肤产品中可提高产品的保湿性能;活性组分嵌于脂质载体微孔结构中后,可降低活性组分的化学降解性能从而增强其稳定性 [1-3,15]。同时,高结晶度固体脂质防晒微粒可以起到光散射的作用 ,未包覆活性组分的固体脂质微粒分散体系相对普通的乳状液有更好的防晒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其防晒作用,可以将化学晒剂包覆于固体脂质微粒中,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化学防晒剂因光与光毒效应皮肤的刺激性,而且对防晒作用也起到了协同增效作 用 ,即包覆了化学防晒剂的固体脂质微粒的防晒性能大于化学防晒剂与脂质微粒两者晒性能的加和[4-7 ],固体脂质微粒作为一种新型的活性组分载运系统被运用于化妆品与药品中。
1.2固体脂质防晒微粒的组成及制备
1.2.1 固态脂质防晒乳液的组成
固体脂质防晒微粒体系是乳化体系,基本由固态油脂、液态油脂、防晒剂、乳化剂四类原料和水组成。防晒剂的用量为2%的丁基甲氧基二笨甲酰甲烷,固态油脂为4%的HR、GMS、R2、R4、MM、PC、12、14、16、18、22、12S、14S、16S与18S,液态油脂为6%的辛酸硅酸三甘油酯,乳化剂为4%的硬脂酰谷氨酸钠。本实验采用PIT相转变温度法制备固态脂质防晒微粒乳液,制备过程用到的仪器有均质机、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及数字显示转速电动搅拌机。
1.2.2固态脂质防晒乳液的制备
制备纳米乳液的方法一般有高能乳化法和低能乳化法。固体纳米脂质防晒微粒主要运用PIT相转变温度法、高压匀乳法(HPH)、溶剂乳化扩散法、水相溶剂扩散凝聚法、微乳法、W/O/W型复乳法、高速搅拌超声法和薄膜-超声分散法等方法制备,最常用的为高压均质技术。然而在固体纳米脂质微粒制备技术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温高压均质法制得的SLN粒径在500nm以下,但高温易引起温度敏感性药物的降解,不适合于热不稳定性药物低温高压均质法制得的SLN粒径较大且分布较宽;微乳结晶过程复杂,易产生多晶型和过冷态;溶剂法会消耗大量的溶剂,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在乳状液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PIT(相转变温度)转相法及EIP(相转变体积)转相法制得乳化粒子较小的乳状液[12,15],本实验采用PIT相转变温度法。 固态油脂结构对固体脂质微粒形成的规律性研究(2):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3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