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粉尘分类
粉尘可以根据很多特征进行分类。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根据大气中粉尘微粒的大小可分为:
① 飘尘:大气中粒径小于10μm的固体微粒,它能较长期的在大气中漂浮,又是也被称为浮游粉尘。也被称为可悬浮颗粒物;
② 降尘:大气中粒径大于10μm的固体微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③ 总悬浮微粒: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微粒,也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英文缩写为TSP。
(2)当固体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之中可以构成一个分散系统,我们把固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而构成的分散系统称为气溶胶,按气溶胶的性质可分为:
① 灰尘:包括所有固态分散性微粒。粒径上限约为200μm,较大的微粒沉降速度较快,粒径较小的,沉降速度较慢,或者悬浮于空气中;
② 烟:包括所有凝聚性固态微粒,通常是高温下生成的产物。粒径范围约在0.010~1.0μm,一般在0.50μm以下。如铅金属蒸汽氧化生成的PbO,木材、煤等燃烧生成的烟就属于这一类。在空气中沉降较慢,有较强的扩散能力。
(3)按照环境空气质量,对颗粒物分类为[1]:
① 总悬浮颗粒物(TSP,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的简写):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②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③ 呼吸性颗粒物(PM2.5):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
1.2 粉尘的危害
粉尘是空气污染的祸首之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外环境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如果粉体材料昂贵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控制工业粉尘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2.1 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粉尘不仅会污染、危害室内的空气环境,如果不加控制地排入大气,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破坏大气环境。
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粉尘的产生渠道很多,可以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如火山喷发产生的尘埃,也可以是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产生,如矿山开采过程中岩石破碎产生的大量尘粒。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性粉尘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同时,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2]。
近年来,粉尘对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例如从2012年以来,在全国多个城市或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4]。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浊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轻质混合粉尘控制技术及爆炸风险评估(3):http://www.751com.cn/huaxue/lunwen_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