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1.2.1 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它主要指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或者相近的国家或者地区,通过协商对相互之间在贸易过程中存在的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进行逐渐取消,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协调,促进相互之间的自由贸易、自由投资的形成,最终达到实现生产要素在这些国家、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目的,使得各国和各个地区都能获得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大陆与台湾签订的ECFA本身就是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是对这一理论的一种有效应用。
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也称为H-O模型,它主要阐述的是各国或者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质性、丰富程度是不同的,各国或者地区应该根据本国或地区生产要素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讲的是每个国家和地区不管现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情况,都有自己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都可以参与到国际贸易中,各国或地区应该选择比较优势大的产品进行出口,而进口比较优势小的产品。海峡两岸的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产业也不同,应该根据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加强自由贸易,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1.2.2 研究现状
2两岸签订ECFA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ECFA签订的背景
海峡两岸ECFA的签订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从两岸贸易发展历程、国际国内形势、ECFA的内容及其与FTA和CEPA的区别上来阐述这一框架协议签订的背景。
2.1.1 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历程
(1)1979--1987的起步阶段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提出大陆与台湾通商、通航、通邮、探亲旅游、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体育交流的“三通四流”倡议,使两岸开始进入到交流合作的局面。随后大陆积极出台和颁布多项规定,如《关于开展对台贸易的暂行规定》等,积极主动邀请台商到大陆参加广交会等进行交流,并派采购团到台湾采购商品,帮助鼓励台湾商品的出口。1985年,台湾当局迫于发展的需要,将一开始对大陆采取的消极的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三不政策”
修改为不接触、不鼓励、不干涉,两岸的贸易开始逐步形成。两岸的贸易在阻碍中得到一定的发展,1987年两岸的贸易额从1979年的0.77亿美元突破到15.16亿美元,增加了将近20倍。
(2)1988--1991的较快发展阶段
1987年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压力,开始开放台湾的民众到大陆探亲,两岸民众之间交流的增加也加速了两岸的贸易发展。台湾当局在1988年先后出台《现阶段对大陆政策案》和《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鼓励台湾与大陆交流,推动台商到大陆投资。1991年大陆提出了“混合双向、互惠互利、形式多样、长期稳定、重义守约”的两岸经贸交流五项原则。大陆的积极推动以及台湾放松相关限制的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1991年两岸的贸易额达到了57.93亿美元,比1988年增加了30.72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75倍。
(3)1992--2001的深化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讲话和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使得台商大受鼓舞,纷纷加大对大陆的投资。大陆在1993年和1994年陆续出台《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中国大陆对台商的管理实现透明化并从法律高度给予保障。虽然这一时期两岸交流受到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出台的相关政策如“戒急戒忍”等的限制,但是大陆方面的积极推动也使得这一时期两岸的贸易发展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2001年两岸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78.48亿美元,比1992年增加了204.38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362倍。 ECFA推动海峡两岸贸易发展效果评析(2):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1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