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结论与建议 31
6.1 结论 31
6.2 政策建议 32
致 谢 33
参考文献34
附录 36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利用的各种与货币有关的能够控制和调节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在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的前提之下,一般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以某个具体的变量来衡量货币政策,如果相同力度的货币扩张和紧缩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该货币政策就存在非对称性效应。
20世纪2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货币政策效应具有对称性。直到30年代爆发了经济危机,学者们意识到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由此引发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问题的关注。James Cover[ ]是对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奠基人,他在1992年对美国1951-1987年的货币供应量M1和实际GNP进行考察。在建立货币的供给产出方程之后,从货币供给中分离出正负向货币冲击,再进行二阶段OLS估计,发现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并且负向货币冲击作用显著,而正向货币冲击的作用不明显。
直到1998年,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不理想的事实出现,我国学者才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而2007年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为学者们提供极好的研究样本。
2005年,物价逐步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经济呈现出过热征兆,从2007年底开始实施紧缩性调控措施。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这种国际经济形势大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由长期过热转入下行通道,物价也由居高不下转为直线下降。为应对这一变化,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宽松货币的政策,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并接连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这些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停止下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但同时也推高了通胀率。为了遏制通货膨胀,2010年之后,货币政策转为适度从紧,但通胀仍然持续上涨。自2011年开始,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使我国经济增长以及价格水平的增长率逐渐趋稳。图1.1是2005-2014
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如所示(CPI、PPI为当月值,外汇储备、GDP为同比增加值)。
图1.1 2006-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
由此可见,我国宏观经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一转折点的前后,经历了由经济过热向经济衰退的转变。在此之前,我国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此期间,采取了调整力度比较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在此之后,始终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因此,基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实行正好相反的货币政策,本文实证考察在2007-2014年这段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非对称性效应。
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越来越困难,货币政策执行的效率较为低下,因此现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运用最新的数据和合适的模型,对我国之前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认真地审视和评价。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本文一共751章,内容框架如下:
第一章:引言。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框架、创新与不足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文献综述。按照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存在性和导致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两部分内容将国内外文献分类,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2):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2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