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外贸企业资金需求大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强国。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
中小外贸企业对外贸易的运输、销售、存储等环节增多,结汇收汇周期加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比之从前都更广更繁杂。因此,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占用也随之大幅度地增加。首先,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增多需要占用企业更多的资金。在实行外贸收购制时,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到达外贸仓库后即可收到货款,而在实行外贸出口代理制或自主经营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延伸到了国际市场,即使一笔简单的交易, 将货物从一国运到另一国也可能占用资金达数月之久,在一些效率低下的港口,卸货也会拖几周甚至几个月,将国际收支凭证从一国寄到另一国也会延迟付款。尤其对于机电产品出口,根据国际惯例,一般采用中长期信用证,时间长达半年到一年, 给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更大的困难。
其次,产品库存和原来储备的增加也对企业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行外贸收购制时,产品的库存主要是由外贸单位来负责的,生产企业改为自主经营后,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要求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产品库存,并增加一些原料储备,这无疑也增加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
(三)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中小外贸企业无力进入正规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而少量的财政性资金基本上都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专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含有财政拨款在内的担保体系才刚刚起步。即使对中小外贸企业有这种信贷政策的支持,但最终是否授信则还是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原则自主决策。然而在全部信贷资产, 中小外贸企业所获得的比率尚不到30%, 四大国有银行信贷总量的80%都流向了国有大中型 企业,只有20%流向了占经济总量70%以上的中小外贸企业。抵押担保仍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并且中小外贸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
对于中小外贸企业,一方面贷款利率高于大企业贷款利率,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往往以对企业信息搜集、确认的评级结果实施不同的贷款利率,以保证所获利润最大。中小外贸企业即使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但由于银行用较高的利率来补偿风险,其融资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费率高,增加企业成本。中小外贸企业能够取得较大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地区优势及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其重点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如机械、纺织、食品加工等,大部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而且每一笔进出口业务量都比较小,使得金融机构不愿受理小数额的交易业务,如国际保理业务,进口保理商往往会因此而拒绝此类业务。同时,保理业务对进出口企业的综合实力也要求较高,经常存在银行由于对国内出口企业的实力持怀疑态度而不愿为其核定授信额度,导致业务难以顺利开展。对于企业,保理和福费廷业务对金额、期限要求较高,而一般的中小外贸企业单笔业务出口金额较小,采用此方式会增加企业费用,如一笔保理业务,保理费率约在1%左右,增加企业成本,这使一些企业难以承受。同时随着外贸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降低,这些新型国际贸易融资工具的高费率已经成了广泛推广的“绊脚石"。而对于出口信贷融资方式,由于该方式对于业务金额等要求非常高,一般的中小外贸企业很难获得此类贷款。 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研究(3):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2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