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78年以来,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一直稳中有进。江苏省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与此同时,区域间经济差距的问题尤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江苏省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本文将通过分析江苏省经济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回归分析法,找出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原因,这是针对性的制定政策,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据。这对江苏省协调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9582
毕业论文关键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距;区域发展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GDP可用来表征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并可依据此来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智谋的纲领。它对一定区域社会经济与发展具有全局、关键和长远的影响。具体来讲,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考量某一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并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和必须经历的阶段及采取的总的筹划和总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经济总体提高的同时,区域经济出现差异,特别是苏南、 苏北则表现更为明显。在2008-2014年这期间,江苏省GDP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统计,江苏省2014年的GDP达到6.51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7%左右,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在这骄人的经济成就背后一直隐藏一个问题:江苏省内部区域经济存在巨大差异。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显著。在江苏省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甚至超过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差异。以2008年为例,昆山市人均GDP为220000元,而同期灌云的人均GDP为8000元,之间的差距竟达到惊人的27.5倍。由市域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形成区域发展的动力,也是区域发展的阻力[1]。江苏省经济发展表现出的明显区域失衡, 这种不平衡已成为江苏省政府乃至全国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仅违背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愿景,更是关系到江苏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将探讨江苏省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和造成该差异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间经济差异可分为三类:相对、绝对和综合差异[2]。目前,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主流方法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标准差、Theil指数、广义墒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这些方法大概可分为两类:即空间测度方法与非空间测度方法[3]。江苏师范大学的欧向军,沈正平,朱传耿以GDP为测度,运用区域分离系数法,得出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分别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和向下发散的结论。南师的曹芳东,黄震方,吴江及华师的姜海宁以GDP为指标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空能,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和人才差异。西南名族大学田钊平副教授利用相对,绝对和综合差异等一些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得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应归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的结论。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Gini Index)和广义墒指数(Generalized Entropy)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分析
本文选取江苏省13个市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差距的基本单元,市指地级市。为了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我们选取1979-2011年作为31连续的时间序列,来较为准确的反映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和江苏省统计局编制的《江苏五十年》。本文采用地区人均GDP指标来衡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状况,这样可以减少各个地区人口多少,地理面积大小等不同地理区域因素的影响。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是两个评价区域经济差异的常用指标[4]:基尼指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的定量测定贫富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能够定量地精确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江苏省各市GDP差异研究: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3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