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加强财税、货币和监管政策协调 9
4.4建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制 9
4.5重视惠普金融 10
4.6用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 10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海南农信社为例 11
5.1发展的过程 11
5.2成功的原因 12
5.3从中得到的启发 12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1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历程
1.1.1恢复调整和全面改革阶段(1978-1993)
我国在1978年时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草案,认为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是恢复我国农业银行的重要前提。国务院在1982年将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规定为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1984年国务院同意中国农业银行所提出的报告,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农村信用社转变成为群众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自愿接受农业银行的监管,并独立承担相应的业务。1986年国务院明确表示,邮政储蓄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存款业务。并且在1989年邮政储蓄将缴存与中国人民银行来获得收取手续费的方式,转为中国人民银行收取存款利息,邮政储蓄也可以自行办理。
在政策实行时,中央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自由信贷的管制的权利,同时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以及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存在,使得金融组织及信用形式多元化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涌现了一些机构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基金。中央成立农村合作社的基金会是中央对民间的信任。中国农业银行要求各地区的相关机构不要强加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融资活动,并通过信贷业务给予指引,为的是维持和推动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
1.1.2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阶段(1993-1996)
在1993年,国务院通过改革逐步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的机制。次年4月,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逐步成立,遵循法律法规和实施国家政策,坚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筹集资金为辅、完成国家规定有关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及对代理资金进行拨付为主要任务,从而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各种服务。
同时,国务院在1996年要求完善和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导致农业发展银行增加更多的分支机构,也使农村信用社脱离了与农业银行的隶属关系。从而使得在这一阶段,我国确定了金融改革的方向。
1.1.3重点改革农村信用社阶段(1997-2004)
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农村信用社改革列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从而导致相关的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农业银行考虑到获取更高的利益和降低风险的原因,开始逐步撤离农村,并且大部分以吸收存款为盈利的分支机构开始转向获利更高的非农业产业和地区。
国务院于1998年推行对粮食深化流通体制的改革,这不仅使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缩小,同时也承担一些非农业企业的贷款并重新划分到旗下。次年开始我国建立逐步并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在农村信用社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在1999年到2000年期间,我国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从而颁布了相关的法规及政策。2002年3月发布的若干意见为先导,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试点方案,标志这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并且国务院于2004年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在监管、风险防范和处置方面的职责分工。
1.1.4农村金融机制创新阶段(2005以后)
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赶上农村信用社改革,2005年,中央规定建立创新金融组织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中要求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次年开始中规范民间借贷。 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2):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4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