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4)

时间:2017-04-14 00:34来源:毕业论文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986年7月5日,1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在此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10]
(3)    第三阶段(1991-1993年)
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和外汇调剂价。[10]
(4)    第四阶段(1994-2005年)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5.80元人民币;调剂市场汇率1美元=8.7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汇率并轨后实行单一汇率,1美元=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账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1日,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并宣布: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央行指出,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中国坚持以稳定汇率为主,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同时,还积极才去措施,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调整银行结算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5]
2.1.2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16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将放弃以往的单一盯住美元的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政策,从而建立起自主管理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次人民币的短期升值将缓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同时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看,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进条件。
2.2    中国各阶段汇率调整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4):http://www.751com.cn/jingji/lunwen_507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