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排样图
方案1: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此方案所需模具数量多,生产效率低并且难以精确定位。
方案2: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落料,用单工序模拉深,即复合落料模和单工序模结合运用。先落料,再进行正反拉伸,最后切边。此方案设计,产品精度能得以保证,所需模具较方案1也少。
方案3: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此方案设计,原材料由自动送料器送入, 零件产品一次成形, 降低生产成本。但对于本次设计的汽车滤清器,拉深高度较高,对于级进模的设计要求以及制造要求较高,且对生产而言,次方案在生产时虽较节约冲工,但模具稳定性差,修模频率较高,对生产都是比较大的困扰。
因此,要求根据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采用不同成形工艺的优缺点,确定采用级进模设计,设计出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方便的级进模具,该模具能生产出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尺寸、公差和其它技术指标零件。
比较以上拟定的3种方案,3种方案均采用不同的工艺路线,各自都能满足设计需求,并有各自的优点,但综合分析,方案1用时和用工量均比其他两种方案多,且生产效率远远达不到其他两种方案,因此,方案1不适合。方案2较方案3虽然多了一个单工序模,会增加模具费用,但在量产过程中,较方案3模具稳定性更好,修模频率会较方案3少。方案3的模具设计加工是难点,设计、制作要求较高,且拉深高度较高,模具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对比,本设计采用方案2进行设计。
4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4.1 基本内容
本设计要求根据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采用不同成形工艺的优缺点,确定采用级进模设计,设计出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方便的级进模具,该模具能生产出达到图纸所要求的尺寸、公差和其它技术指标零件。对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路、方案的分析及必要的设计计算、校核要有具体的文字(或配图)说明和演算公式和结论。
1.根据文献绘制汽车滤清器零件的三文模型,分析比较不同的冲压工艺方案,确定理想的排样图。
2.根据产品的要求,完成零件的级进模设计级进模具的总体设计以及冲压设备的选型。
3.进行模具结构零件的草图设计,完成必要的工艺分析、计算和校核。
4.绘制模具装配总图和模具零件图。
5.合理制订该模架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4.2 重点内容
分析零件结构,此零件在落料阶段是很合适的,但到拉深阶段,就需要计算出拉深系数,判断是否一次拉深成功,这也是此次设计需要重点分析的地方;
再者对于模具结构和压力的选择也是本设计需要重点分析的,需要从以下几点分析考虑:
1、模具卸料板设计;
2、模具零件的组合安装形式;
3、模具冲孔工部安排的合理性;
4、料带送料是否顺畅,直接影响模具的生产效率;
5、冲裁废料落料形式的合理性;
4.3 难点内容
本课题设计的模具尾复合拉伸模,因此难点在于拉深系数的计算,拉深次数的计算,以及拉深量的确定;另外,展开的计算和排样方式也是本设计的难点之一,按照普通级进模的设计系数和结构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本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逐步解决这些难点,设计出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方便的级进模具。
5 工作进度安排
3.9~4.17: 前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课题,准备开题答辩;
4.20~5.2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5.25~5.29:完成结构设计和装配图的绘制; 汽车滤清器模具设计开题报告(2):http://www.751com.cn/kaiti/lunwen_4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