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sse Levine - Schayowitz( 2005)认为债务政策也是影响借款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认为那些致力于提高债务管理透明度的债务政策能有效降低借款成本。
Chris Edwards ( 2006) 分析 1990 -2005 年美国地方债务总额变化情况,认为应停止对一些抱有私人目的的活动发债,对于能产生大量收入的投资,如机场、停车场等应该私营化,而不是靠政府借债来资助。同时,认为联邦政府应撤销对市政债券利息的免税政策。
日本财政部的 Debt Management Report 2009 中提到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中,日本采取得各种管理政府债券市场措施,如回购,流动性拍卖和非价格竞争拍卖。
三、国内研究情况
199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中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规避该法律法规,地方各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并在政府债务融资中占重要比例。尤其是200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被认为是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与鼓励,投融资平台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融资规模迅速膨胀。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作为最活跃、最值得关注的融资主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和防范以及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研究两个大方面。
何杨 满燕云(2012)从土地财政视角发现以土地为杠杆借债融资的模式可能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暴露出显性风险,而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的同时需要启动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走上更加理性和规范的道路。
许丽娟(2012)对比国际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做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赋予地方发债权;二是实行预算管理和硬预算约束;三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邓淑莲 彭 军(2013)通过对比国际上论文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国际经验以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债务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机制选择规则控制机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向市场控制机制过渡和转变。
黄剑辉 王阁 徐晶(2014)认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当期债务风险,并构建中长期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规范有效融资机制,建议从完善制度设计、化解存量风险和有效管理增量三方面同时入手进行“标本兼治”。
肖 耿 李金迎 王 洋(2009)认为由于融资平台主要的作用是为政府融资,公司缺少突出的主营业务和充足的固定资产,通常以政府划拨的土地、股权作为资产,在融资中更多地依靠政府的财政进行担保,这造成了地方融资平台的高负债率。
巴曙松(2009)通过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存在明显的风险进行评估,建议应当着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改革。
周沅帆(2010)经过对城投债的系统研究,通过与国外较成熟市场地方公债的对比以及结合本国实际的情况提出将城投债作为一个独特的债券品种,逐渐发展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市政债券。
林文顺(2010)认为通过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有效缓解了财力不足、建设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以及迅速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地方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也日益显现。
田华杰(2011)关于如何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从财政视角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完善现行的财政制度;二是分类清理现有的融资债务;三是加强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特征开题报告(2):http://www.751com.cn/kaiti/lunwen_4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