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由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二重国际分工”逐渐演变为目前的由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三种不同发展层次类型国家之间的“三重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经济联系日益密不可分,使国际分工日益呈现出超越国家边界和产业边界,向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分工深化的趋势。对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国际分工的动力不再仅限于自然要素的禀赋差异,而是包括技术条件、制度背景、甚至是一国的综合国力。45767
2.选题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国际分工理论也相应的有了长足进步。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广度和深度都处于新台阶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格局有何新的变化论文网?这些变化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中国应如何适应和参与国际分工新格局?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中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对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是有益的探索。
研究思路
一、导论
1、选题背景和意义
2、文献综述
3、论文创新点
4、论文的结构安排
二、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
1、国际分工与国际分工格局的概念
2、国际分工格局发展的阶段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内容和特点
2、影响格局变化的因素
四、国际分工新格局与中国
1、中国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的地位
2、中国对新格局的适应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找国际分工格局变化的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发展。
2、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1、11月18日,师生面谈,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
2、11月19日至11月21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开题报告初稿;
3、2011年11月22日至2011年11月28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材料收集和整理,修改开题报告初稿,最终形成开题报告,在论文系统里提交;
4.12月1日至1月1日,收集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撰写初稿;
5. 1月2日至2月1日,初稿修改并撰写论文第二稿
6. 2月2日至3月1日,第二稿修改并撰写第三稿。
7. 2月23日,最后定稿,完成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特别是对国际分工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当代国际分工格局有何特点,其演化趋势如何?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何?中国如何适应及塑造国际分工格局?针对这些问题,刘伟清同学在收集、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论文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献综述比较规范,写作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研究方法合理、可行。鉴于此,指导教师同意该同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并进入论文初稿的写作阶段。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开题报告:http://www.751com.cn/kaiti/lunwen_4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