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可溶性酚类化合物的性质
酚是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化合物,根据酚分子中芳环的不同,可分为苯酚、萘酚、蒽酚等根据分子中羟基数目又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多元酚。。植物多酚对多种细菌、真菌及酵母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霍乱菌( Vibrio cholerae)、金黄色葡萄球菌( S taphy 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 scherichia coli)等常见的致病菌有很强的抑制能力。Kuete 等报道 ,山榄科( Sapotaceae) 植物Tridesmostemon omphalocarp oides 的茎皮提取物对2种酵母菌和7种细菌有抑菌作用, 该提取物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类固醇类、单宁酸、多酚类及黄酮类等成分。
1.5可溶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1.5.1有机溶剂提取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这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有甲醇,乙醇,石油醚等。由于甲醇,石油醚毒性大,挥发性大,因此一般采用乙醇作为萃取剂。采用溶剂提取酚的传统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等。本次实验则采取回流提取法,需要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此方法较其他方法效率较高,提取成分也比较全。
1.5.2新兴的提取法
比较新兴的方法有: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物提取法等。
1.5.3传统分离提取法
传统分离法主要有溶剂分离法,沉淀法,盐析法,结晶法等。这些方法需要设备较为严格,且提取不纯,提取量也很少。
1.6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1.6.1分光光度法
目前使用较广的事络合-分光光度法,且有重复性好,准确,简便,易掌握和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等优点,是最常规的分析方法。其过程为,先把被测样品用乙醇溶解配成一定浓度,再加入一定量的NaOH和福林酚试剂络合,以乙醇为标准溶液,在波长为760nm处测定。这样避开了叶绿素等杂质的干扰,从而建立不同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
1.6.2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分离好定性分析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也被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试剂的引用。
1.6.3电化学法
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这些方法需要大量化学知识作为背景,操作复杂,所需要仪器也更多。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芦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多生长在江,河,湖,海岸淤滩等地,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此次实验我们选取的是来自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土著植物芦苇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芦苇叶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但是我们发现对于芦苇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研究很少[12]。
本论文以芦苇中的可溶性总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芦苇叶酚的提取方法进行探索,找到从芦苇中最佳提取酚的对应温度,浓度以及物料比的一个初步结论。
植物总酚是一类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功能的活性物质,由于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癌症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和保健行业,具有极大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1.7.2研究的内容
1:对芦苇的处理方式:自然风干,剪碎,研磨。
2: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其进行提取。
3:对最后的提取物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波长测量。
4:做出对照试验,通过没食子酸的波长测量,并制作出方程回归线,从而确定芦苇叶中酚的最佳提取量。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称取一水合没食子酸0.110 ± 0.001g,用水完全溶解后,转移到50ml 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 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0.1,0.2,0.3,0.4,0.5,0.6,0.7和0.8ml 标准溶液到50ml 容量瓶中,定容。分别吸取上述标准溶液1.0ml,加蒸馏水5ml、FC 显色剂1ml,7.5% 碳酸钠溶液3ml,混匀,25℃水浴1.5h后,在760nm 波长下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求回归方程。 芦苇叶片可溶性总酚的提取和含量测定(3):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1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