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主要通过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条件下水稻根尖一氧化氮水平、施加一氧化氮供体和清除剂后观察水稻种子根长度变化,以及使用Osnia2突变体来研究一氧化氮在不同氮、磷营养调控水稻种子根伸长过程中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植物材料
本实验采的野生型水稻为shiokari(由日本东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科提供)与Dongjin(购自韩国浦项市)。突变体为T-DNA插入突变体Osnia2两个株系(nia2-1和nia2-2),属于Dongjin背景。
1.2生长条件
发苗处理
种子经30 % H2O2消毒30 min,在清水中育苗7天。
转移处理
选择地上部及根系大小形态均一致的幼苗,去种子后一次在1/4、1/3和1/2的营养液中培养7天,然后移栽至pH 5.5的国际水稻所(IRRI)修正营养液培养14天。
国际水稻所(IRRI)修正营养液成分
(mM)0.35 K2SO4,1.0 CaCl2,1.0 MgSO4•7H2O,0.5 Na2SiO3和(µM)20.0 Fe-EDTA,9.0 MnCl2,0.39 (NH4)6Mo7O24,20.0 H3BO3,0.77 ZnSO4,0.32 CuSO4,其中低氮处理为0.01 mM NH4NO3;低磷处理为2µM KH2PO4;对照处理为1.25 mM NH4NO3和300 µM KH2PO4。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SNP)、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NOS清除剂(L-NAME)、NR清除剂(Tungstate)处理
水稻移栽后,分别在营养液中施加外源一氧化氮SNP(0-20 μM),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80 μM),NOS清除剂L-NAME(100 μM),NR清除剂Tungstate(25 μM)。
1.3根系形态测量
在设置的试验条件下,种子根的长度显著长于不定根。预实验的结果显示,种子根和不定根对低氮、低磷的处理的反应是相似的。因此,选择种子根作为指标来进行低氮和低磷对水稻根系影响的研究,种子根长度主要是通过刻度尺进行测量。
1.4根尖NO的测量方式
使用一氧化氮特异性染料DAF-FMDA对水稻根尖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水稻根尖浸泡在20 mM HEPES-NaOH缓冲液(包含10 µMDAF-FMDA)(pH 7.5)中,处于黑暗条件下30分钟,根尖用新鲜的缓冲液清洗三次,使用立体显微镜进行观察,采用彩色CCD摄影机,激发光波长为488 nm,发射光波长为495-575 nm(OLYMPUS MVX10)。绿色荧光信号水平主要通过Photoshop软件进行量化。
1.5硝酸还原酶的测量方式
采用离体法测定根系的NR活性[8]。采集水稻根系,迅速置于液氮中,剪碎根系后加5 mL提取缓冲液(5 mmol L-1 EDTA和5 mmol L-1),半胱氨酸溶于0.025 mol L-l磷酸缓冲液(pH 8.7)中,电子供体为(2 mg mL-1 NADH)和少量石英砂于研钵中,冰浴研磨至匀浆后,将其转移至10 ml离心管中,4000 r min-1离心15 min,上清液即为酶粗提液。另取一离心管加入1 mL KNO3、0.6 mL NADH和0.4 mL酶粗提液,混匀后25 ℃反应30 min,立即加入0.5 mL a-磺胺中和过量的NADH,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0.5 mL萘胺,2000 r min-1离心15 min,使用酶标仪测定其在540 nm处的吸光值。以0.1 mol L-1磷酸缓冲液(pH7.4)代替NADH为对照。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反应液中产生的NO2--N的总量。在提取液及分析液中均含有5 mmol L-1EDTA条件下测定NR活性。
1.6水稻总RNA提取与qRT-PCR反应
植物总RNA提取使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并严格按照其操作指南进行。逆转录及cDNA合成参照附录一。qRT-PCR检测参照附录二。
1.7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ANVOA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文中的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E,不同字母代表处理间在5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
所有的统计评估进行SPSS(版本11)统计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NO参与水稻根的伸长
低氮、低磷条件下野生型水稻(Shiokari)种子根长度以及根尖一氧化氮的积累如图2-1所示。图中,水稻苗分别在正常营养条件(正常氮,2.5 mM;正常磷,300 µM)和低氮、低磷处理(低氮,0.02 mM;低磷,2 µM)下水培14天。A,低氮、低磷条件下水稻植株表型;B,连续时间段水稻种子根长度;C,根尖一氧化氮的水平;D,一氧化氮水平的量化。 一氧化氮参与水稻低磷低氮调控的根系生长的机制研究(2):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2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