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学者们相继开始了运用水生植物对污水进行治理的研究。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多种措施中,利用水生植物的方法,以其良好的净化效果、独特的经济效益、能耗低、简单易行及有利于重建和恢复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2]。1974年西德建成了第1个处理废水的人工湿地,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主要以凤眼莲净化塘为主的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取得治污与增产双重效益的成果。近年来,沿海地区利用红树林湿地处理废水亦收效显著。尽管如此,我国水污染状况依旧很严重,所以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3]。
1.2水生植物
指生理上依赖于液态环境,生殖周期全部或部分在水中或水表面发生的植物类群。大型水生植物是除小型藻类以外的所有水生植物类群的总和。水生植物在分类系统上由多个植物门类组成,包括非文管束植物,如大型藻类和苔藓类植物;低级文管束植物,如蕨类和蕨类同源植物;以及最高级的文管束植物--种子植物。水生花卉主要是文管束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一般按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的顺序演变进化。
典型的水生花卉多为单子叶纲植物,有湿生、挺水、浮叶、沉水等生活型。可以说湿生植物是偶然或不经常的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是根茎水生的水生植物,浮叶植物是叶气生的水生植物,只有沉水植物是完全的水生植物。
1.2.1挺水型植物
茎仅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植株上部的大部分挺出水面,根扎入泥土中生长,有些种类具有根状茎或根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生长在靠近岸边浅水处的一类植物。比如:荷花、黄菖蒲、欧慈谷等,常用于水景园水池、岸边浅水处布置。
1.2.2浮叶型植物
茎细弱不可直立,有的无明显地上茎,根状茎很发达,植株体内通常藏有大量气体,根茎常生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些植株叶片甚至能浮于水面之上,而茎深扎于水体深处。此类水生花卉有王莲、睡莲、芡实等,多用于水面景观布置。
1.2.3漂浮型植物
地上茎短缩,植株随着水流、波浪四处漂的一类植物。此类水生花卉种类较少,多数以观叶为主,如大漂、凤眼莲等,常用于水面景观布置。
1.2.4沉水型植物
植株沉没于水中,根系不太发达,但通气组织特别发达,能在水下空气极为缺乏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类植物。此类水生花卉种类较多,叶多为狭长或丝状,如金鱼藻、黑藻等,以观叶为主。沉水型植物在水下弱光条件下也能生长,多生长于水体较中心的地带,植株各部分均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常用于构筑“水下森林”,以分解腐殖质、净化水质。
1.3 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
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包括降解、吸附、吸收和富集4个环节。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可以将有些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毒的化合物,最后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但是,面对那些不易被降解的污染物,可以通过植物表面吸附或者被植物富集于体内,再将富集大量污染物的水生植物从水体中移除等手段,达到净化的效果。
1.3.1 水生植物自身的性状和抗性能力
水生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一种缺氧、弱光的环境中,本身在形态解剖结构上形成了特殊性状[4]。根、茎和叶形成了完整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器官和组织对氧气的需要[5];叶片呈肉质;比如香蒲就有表皮具厚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达,污染点处的根、茎、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等特征,这种结构能抵抗因污染受害而引起的同化功能下降,水分过分蒸腾等现象,增强了香蒲植物的耐污性和抵抗力[6]。 菖蒲对高盐废水中铜去除能力的研究(2):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2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