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题研究以江北新区有机农业战略规划为例,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有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并结合相关数据,建立量化模型。
1 文献综述
1.1 有机种养循环战略规划理论
本部分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有机种养循环战略规划理论,分别是循环经济理论、循环农业理论、战略规划理论和有机农业理论。
1.1.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这个理论是1990年于英国提出的,一般来说有工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循环经济。工业上的循环经济主要是针对有害的工业废弃物的,要求从源头做起,做到减少、控制、再利用。即首先是要减少排放量,减少的越多越好,但排放量如果降低,就意着产量肯定也下降,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以要出台法律法规,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进行控制。从另一方面,对这些废弃物,最好可以做到再利用。
生态学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其实就是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再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我们知道,传统经济的特点是以高强度的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生产能力,物质流动方向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强调“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又叫3R原则,反对一次性大量消耗资源,提倡依靠生态循环型资源来提高生产力,物质流动方向为“资源-产品-再利用资源”,所以本质上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如果我们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话,循环经济是必经之路,也是保证和前提,因为循环经济提倡的就是资源的重复使用或多次重复使用,变废为宝,将已达到生命终点的产物进行再利用。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可以避免我们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循环经济中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得到大量反复的利用,从而非常有利于保护环境,文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
1.1.2 循环农业理论
循环农业,顾名思义,就是将农业用品循环起来。打个比方,就是将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副产品如秸秆等,用于养殖过程,比如制作成畜禽饲料,或者制作成移动式畜禽舍等等。对畜禽粪便,将这些物品通过恰当的手段进行转化,从而用于种植过程,比如说制作有机肥等等。通过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我们可以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循环流动,从而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
循环农业遵照着“再利用、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所谓减量化,是指对于污染物的排放,我们要从源头上来控制,从而减少进入生态环境、生产和消费中的有害物质和农业废弃品等等,这也提高了单位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这便是减量化的含义。对于再利用,我们有一句话叫,有些污染物质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再利用就是在各种过程中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将那些放错了地方的宝藏转化成我们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为我们所用,变废为宝,从而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延长了服务和产品的有效期。资源化原则是指对于污染物质排放的控制,从生产末端进行控制,换句话说,就是对废弃物进行再次加工,进行改造,把它们变成再生资源,进而进行利用,从而达到我们人类对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美好愿望。正是因为种养循环农业模式遵循着这些原则,所以才能起到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有效降低环境污染。[3]
虽然我国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我国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循环农业模式的实践。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能源和肥料等这些农业生产要素其实是比较缺乏的,再加上由于一些地区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偶尔会出现的恶劣气候年所导致的农业生产不景气,伟大而又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们不得不去想法设法,绞尽脑汁地实现对一些重要农业资源的多次利用,比如说秸秆、畜禽粪便等等,来持续农业生产,其实这种方式已经初步具备了循环农业模式的一些特征。在之后,出现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农业模式,比如说在平原地区很常见的猪——稻呀、稻——渔(鱼)呀、稻——菇呀、草——鹅——稻等等,再比如珠江三角洲那边很常见的桑基鱼塘、猪——沼——果等模式,再比如丘陵地区的甘薯——猪——菜模式,以及北方地区的“四位一体”模式等等。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使用这一点而言,上述的这些经典的农业模式都可以实现,除此之外,这些经典的农业模式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水平,保持了农业生产的清洁。那么,根据以上这些模式,我们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将他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种植业内部的循环模式、种养链循环模式(种养循环)、农用品废弃物再加工利用模式、循环园区和企业模式、区域循环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战略规划中的种养循环战略规划研究(2):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3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