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与鉴定(2)

时间:2020-01-05 12:12来源:毕业论文
3.4 菌种鉴定 10 4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图清单 图序号 图名称 页码 图3-1 改良后PVK培养基上的溶磷菌 4 图3-2 供试溶磷菌产生的溶磷圈(5 d) 6 图3-3 菌株

3.4 菌种鉴定 10

4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图清单

图序号 图名称 页码

图3-1 改良后PVK培养基上的溶磷菌 4

图3-2 供试溶磷菌产生的溶磷圈(5 d) 6

图3-3 菌株 034 在不同磷源培养液溶磷量的动态变化 7

图3-4 菌株 009 在不同磷源培养液溶磷量的动态变化 7

图3-5 菌株 006 在不同磷源培养液溶磷量的动态变化 8

图3-6 P-Ca 培养液接种034菌株2 d后的结果 8

图3-7 菌株034在不同磷源培养液pH的动态变化 9

图3-8 菌株009在不同磷源培养液pH的动态变化 10

图3-9 菌株006在不同磷源培养液pH的动态变化 10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 3-1   溶磷菌在改良后PVK培养基上D/ d 值 4

表3-2 溶磷菌在不同磷源 PVK 培养基上 D/ d 值 5

 1 绪论 

磷素是土壤中有效成分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将近有74 %的土壤缺少磷素,其中95 %以上的磷会与土壤中的Ca2+、Fe2+、Al3+等结合为难溶形态,而很难让植物吸收利用[1]。投加化学磷肥是目前解决土壤缺磷的主要方法,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赵小蓉[2]等人发现投加磷肥时植物有效磷的利用率比较低,而且大部分磷会长期存留在土壤中,从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和环境的质量[3]。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生物磷肥的研究不断增多,特别是从根际土壤中筛选高效解磷菌,已成为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热点[4]。解磷微生物指的是一些能够将土壤中难溶性磷(包括无机态和有机态)溶解的微生物,解磷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素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从而提高土壤磷的利用率。

土壤中具有解磷作用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尹瑞龄[5]在研究我国旱地中解磷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时发现,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要比真菌的多。但是真菌溶解磷的能力比细菌的强,Kucey[6]在研究草原土壤中的解磷菌的结果也表明了解磷真菌的活性更强且不易失活。众多研究证明解磷微生物的分布具有根际效应,就是指植物根际土壤中的解磷菌比非根际土壤中的要多。赵小蓉[7]和林启美等[8]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分布在根际土壤中的解磷菌要比非根际土壤里的多1-2个数量级。不同解磷菌的解磷能力也不同,林启美等[9]在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解磷细菌时发现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的解磷能力更强。目前已报道的解磷效果较好的细菌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产碱菌属 (Alcaligenes)等[10]。解磷真菌的种类较少主要有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小菌核菌属(Sclerotium)等。解磷放线菌大多数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11]。当前关于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机制主要是针对解磷细菌的研究,具体的解磷机制很复杂,有人认为是解磷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有机酸,降低了土壤周围的pH并与钙、铁、铝等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将无效磷转化成有效磷释放出来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本实验主要内容是分离筛选校园里不同根际土壤中的解磷菌,对部分活性较强的菌株的解磷能力进行定量测定!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观察培养液pH的变化与溶磷量的关系以及对代表性活性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与鉴定(2):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445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