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异色瓢虫的研究概况
1.1.1 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
异色瓢虫身体半球形,头后部被前胸背板所覆盖;触角棒状;上颚基部有齿,端部叉状;鞘翅色泽和斑纹变异很大,鞘翅在7/8处有1条显著横脊,是鉴定该种的重要特征。异色瓢虫的发育过程依次为卵期、幼虫期(四个龄期)、蛹期和成虫期。
卵:梭形。长2.10毫米;宽0.50毫米。初产橙黄色或黄色。卵粒排列整齐成块。幼虫:有4个龄期,各龄期主要特征:一龄:体长2毫米。全体黑色。二龄;体长4毫米,灰黑色。前胸背板侧缘和后缘着生1列刺。中、后胸背面左右有2矮刺,二分叉,背侧左右各有1个矮刺,五分叉,侧下左右各有1矮刺,不分叉。腹部各体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矮刺,背中矮刺三分叉,侧矮刺二分叉,侧下矮刺不分叉。唯有腹部第一体节侧矮刺黄包,其余灰黑色。三龄:体长7毫米。全体灰黑色。胸、腹部着生的刺和矮刺与三龄幼虫同。腹部第1一4节侧矮刺疣黄色。黄色部分从前向后,依次由大到小。四龄:体长11毫米。胸、腹部着生的矮刺和刺的情况与三龄同。腹部第1一5节背侧矮刺桔黄色,第一、四、五节背中央的矮刺桔黄色。3对步足的胫节桔黄色。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桔黄色。前胸背部后缘中央有2个黑斑。中胸后侧角有1个黑斑,端部黑色。后胸背中央有2个黑斑。腹部背面第2—5节中央有2个黑斑,第三、四节黑斑大。腹部第2—5节黑斑外侧有桔黄色斑。腹末有四龄幼虫蜕皮。蜕皮的矮刺仍为桔黄色。
成虫长4.9-8.2mm,宽4.0-6.6mm,虫体呈短小椭圆状凸面体,大约是宽度的四分之五。头部呈橙黄色、橙色、黑色,有时黑色带有黄色的斑(Koch RL, 2003),前背板为淡黄色,中央有黑色的斑点。斑点颜色和排列方式多样,可以是四个黑点,可以是两条曲线状黑斑,也可以是一个黑色“M”型黑斑或者不规则四边形黑斑(Chapin and Brou, 1991)。
1.1.2 异色瓢虫的地理分布
异色瓢虫分布广泛,国外的自然分布为日本、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越南,尤其在我国,除香港没有该种分布,其他省区均被发现过踪迹(虞国跃, 2010),所以异色瓢虫又被称为亚洲瓢虫。
异色瓢虫的生态适应能力极强,在森林、农田、草原等各种生态系统都有它的身影。在农业和林业上异色瓢虫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除在亚洲地区广泛应用之外,美国和欧洲等地还通过引进异色瓢虫来进行害虫防治(王小艺等, 2002)。异色瓢虫移动性强,可在很大范围内搜寻寄主,迅速控制蚜虫等小个体害虫的种群数量。然而,21世纪初,被引入到斯洛伐克等一些欧洲国家后,异色瓢虫却凭借强势的传播能力逐渐成为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的入侵物种(Lombaert E et al., 2014; Eric L, 2014)。
1.1.3 异色瓢虫的色斑类型
研究人员发现,分布在亚洲的异色瓢虫适应力强,其鞘翅上的色斑变异类型多,颜色从橙黄色到红色带有黑斑,或为黑底带红色斑点。主要分为四种:黄底型(ss),鞘翅底色为橙黄色,黑色斑点数0至19个;花斑型(SxSx),鞘翅底色为黑色,上有数个橙红色斑点;二窗型(SoSo),黑色鞘翅,左右翅上各有一个较大的橙红色斑点;四窗型(SsSs),鞘翅为黑色,左右翅上边的一对橙红色斑点较大,下边的较小(庚镇城等, 1980)。
19世纪30年代,Mader将异色瓢虫划分为93个斑型(Mader, 1926-1937);1932年,Korshefsky将异色瓢虫分为105种(Korshefsky, 1932);中国科学家谈家桢和李汝琪则将异色瓢虫分为95个变形(Tan CC et al., 1932-1933)。根据现有的调查发现,中国异色瓢虫种类大约有200余种,其中以黄底型瓢虫为主。长白山地区异色瓢虫色斑类型多达176种(袁荣才等, 1994),帽儿山地区异色瓢虫色斑类型也达到126种(刘建武,2006)。 不同色斑及雌雄异色瓢虫越冬种群含水量、过冷却点及冰点变化研究(3):http://www.751com.cn/shengwu/lunwen_5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