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食品科学 >

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3)

时间:2019-07-20 23:00来源:毕业论文
1.2.1 苯甲酸钠与食品防腐剂相关性 苯甲酸钠作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与苯甲酸的性状及防腐性能相似,它是以亲油性强的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来通过


1.2.1 苯甲酸钠与食品防腐剂相关性
苯甲酸钠作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与苯甲酸的性状及防腐性能相似,它是以亲油性强的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9] 。一般苯甲酸钠能够干扰微生物(细菌或霉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氨基酸吸收出现问题,从而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2] 。但具体来说,苯甲酸钠在酸性饮料中的主要抑制对象是酵母,此条件下,细菌霉菌繁殖都受到阻碍,苯甲酸钠可阻止酵母及其他微生物的败坏。另一方面,苯甲酸分子在进入细胞后将储备碱酸化,抑制微生物呼吸酶活性,导致乙酰辅酶A缩合无法反应,由此对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2 苯甲酸钠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苯甲酸钠与柠檬黄以及苯甲酸钠与糖精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威胁。苯甲酸钠能改变并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使细胞膜的功能发生紊乱,破坏细胞平衡机制,导致其破坏性断裂,与体内氢氧自由基结合生成苯,产生毒物,危害身体健康。吕娜用霍恩氏法研究表明,过量的苯甲酸钠会破坏人体白细胞,造成人体白细胞减少,严重的会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2] 。同时,苯甲酸钠与胃酸会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毒性较大,长期食用会引起人体慢性苯中毒,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大量应用含苯甲酸钠防腐剂的饮料课导致大脑严重萎缩。也有研究表明,长期引用含苯甲酸钠的碳酸饮料会导致儿童多动症[7] 。因此,正确使用苯甲酸钠防腐剂,才能达到食品安全的目标。
1.2.3 苯甲酸钠含量的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愈高。目前测定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毛细管电泳法(CE)、紫外分光光度法(UV)、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和电位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UV)是一种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光谱来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不同物质吸收光谱是不同的,一般使用吸光度值描绘标准曲线法对样品进行测定。这是一种准确度高,操作便捷,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的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同时,灵敏度也很高,对物质有较好的选择性。但食品成分复杂,其他吸光物质对苯甲酸钠的紫外吸收光谱也会造成干扰,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气相色谱法(GC)是目前一种普遍使用,容易运行的分离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步骤原理容易掌握,因此成为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分离科学方法。顾名思义,GC的流动相为气体,广泛应用于气体试样分析,无论有机物或部分无机物都可以分析,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析一些易挥发的物质或能转化为易挥发物质的固体或液体,在准确性上对苯甲酸钠的测定也具有一定优势。薄层色谱法(TLC)是将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溶剂色流动相的一种分析方法,可对混合样品进行鉴定,分离和定量测定。支持板上的支持物可形成均匀薄层,点样在展开后得到色谱图对比移值的对比,通常对杂质检测,药品鉴别具有较好的分析作用,也可用作对苯甲酸钠等物质的含量分析。此法能快速分离并定性分析少量样品,甚至跟踪反应进程,是一门很重要的实验技术。电位滴定法对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研究不常用,是一种通过测量电位变化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测量有色或浑浊的样品,但是需要指示剂的正确选择。 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3):http://www.751com.cn/shiping/lunwen_3603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