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学的发展都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注重数学思想的演化过程,导致学生数学能力低不具备数学思想,因此有实现数学史价值的必要性.在本文中,介绍了数学史的价值及其选取标准,接着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数学史价值的方法.33483
毕业论文关键词 数学史价值;中学数学;教学;实现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将与该知识相关的资料讲述给学生听,比如数学家研究出该知识点时采用的方法、运用的路径等,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将数学史分析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此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数学史的应用对中学数学教学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1.1培养数学创造性思文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文能力,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经发展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时,根据数学史来设计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文.如通过讲解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故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创造性思文能力.
1.2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思想
在实际的中学数学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既枯燥又难学,这个现象的存在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之外,学生自身的错误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渗透相关数学史内容,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学习技巧. 例如在介绍圆周率π时强调古人对它艰辛的精确过程,让他们认识到今天轻而易举得知的知识包涵中外一代代数学家的努力.最早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求得为3.140至3.142之间,后我国南北朝时的祖冲之也只是计算出约为3.1415926,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再比如现在我们都知道π是无理数,可它的确定和证明直到18世纪才得出.之前许多数学家都为这个问题付出大量心血却无功而返,直到1767年兰伯脱才攻克了这一难题.同学们在学习几何知识的同时,讲述相关的数学史料,当做课后小故事,既巩固学生的新知识,也通过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
1.3培养文化素养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并形成了大量的文化,数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数学史就是数学文化发展的历史,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史科学的融入进去,让学生了解并认同数学文化,进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1.4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数学方面,我国古代取得了比较灿烂的数学成就,而且有些成就的提出时间要比国外早很多,比如正负数的概念就是我国最先提出的.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灿烂的数学文化,进而培养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时,自豪的告诉学生我国圆的概念发现在约在公元前2500左右,而且考古发现我国圆形建筑出现在夏代之前.我国公元前4~3世纪成书的《墨经》也记载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再比如圆心角、圆内接正751边形、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圆锥等一系列概念与性质,在《墨经》、《考工记》、《九章算术》等书中都有记载.可以通过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讲述.如此随着教材的不断推进,让同学们明白我国古代就对这些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数学史价值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现:http://www.751com.cn/shuxue/lunwen_3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