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光电效应是瞬时的,即只要光频率高于金属极限频率,无论光强大小,光子的产生都是瞬时的。
研究发现,金属等禁带宽度很窄的材料都无法作为有效的光电发射体,原因是:
1)光吸收产生的载流子仅仅高出费米能级很小,不能形成后续的光电发射;
2)由于相对非常靠近的电子态,导致电子与电子间碰撞剧烈,大大降低了光子的能量,致使其很少到达表面。
而半导体光电发射的量子效率要远远高于金属光电发射的效率,而且探测响应宽,尤其在红外探测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红外探测、夜视、地物勘探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Einstein对光电发射的解释,材料内部的电子吸收了入射光子的能量,从而有足够的能量克服材料表面势垒而逸出表面,可见光电发射是把光能向电能转化[4]。
将半导体光电发射的物理过程归纳为以下三步:
1)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到高能态(导带)[5];
2)被激发到高能态的电子向表面运动,过程中受到散射,损失掉一部分能量;
3)到达表面的电子克服表面亲和势而逸出[6]。
随着光电器件的发展,特别是微光夜视器件的发展,需要在红外范围、近红外、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量子效率的光电发射材料,从而研制出了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各种实用光电阴极和及半导体阴极。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751十年代,人们发明了以下751种主要的光电阴极:
银氧铯光电阴极(Ag-O-Cs)、钾铯锑光电阴极(K2CsSb)、铋银氧铯光电阴极(Bi-Ag-O-Cs)、铯锑光电阴极(Cs3Sb)、钠钾锑光电阴极(Na2KSb)、钠钾锑铯光电阴极(Na2KSb[Cs])[7]。
1965年,J.J.Scheer和J.Vanlaar为了得到具有更高量子效率的光电阴极,他们在重掺杂GaAs材料上覆盖Cs后制成了一种新型光电阴极,这种光电阴极具有零有效电子亲和能[8]。1968年,A.A.Turnbull和G.B.Evans在GaAs表面交替覆盖Cs、O后,得到了一种具有负电子亲和势的光电阴极[9]。正是这种负电子亲和能(NEA)光电阴极的创造,给光电阴极带来了质的飞跃[10]。GaAs NEA光电阴极具有发射电子能量分布及角分布集中,暗发射小,量子效率高,长波响应扩展潜力强,长波阈可调的特点,并且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1]。
1.2 GaAs光电阴极的表面结构及特征
1960年代后期,随着分子束外延技术(MBE)的发明,人们才得以制出纯净的 GaAs 表面,由此,对 GaAs 表面结构的研究才真正开始。 GaAs(100)面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占比较大,因此对GaAs表面结构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100)面,以及容易得到的(110)面。大量 LEED 研究表明,在GaAs(100)表面存在多种重构,而这些重构形式受表面化学计量比(Ga/As比)影响较大。当表面富 Ga 时,结构为c(8×2)或(4×2),随着 Ga/As 比的下降,结构变为(1×6)或(3×1),然后为c(2×8)或 (2×4),最后变为富 As 的 c(4×4)结构。这当中有些结构只有在As气氛中并且处于高温下才能够稳定[12]。
1990年代以来,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
析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原子水平上进行表面结构的研究,并且可以在 LEED 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再对原子的排列和组合做进一步研究[12]。Larsen等研究认为,c(4×4)结构是三角成键的 As 二聚体的化学吸附相,这种结构单元有三个以[110]方向为轴的二聚体组成,这种结构单元中 As 空位决定了表面 As 覆盖度的变化。Farrell和Palmstrom以RHEED 的衍射特征为根据,将 c(8×2)结构分为α相、β相和γ相[20]。富 Ga 的(4×2)结构单元由两个 Ga 的二聚体和两个缺 As 的空位组成。Avery 等人认为表面无序是主要原因,而Hashizum等认为,这是由表面无序和结构变化引起。 GaAs光电阴极的化学清洗方法研究(2):http://www.751com.cn/tongxin/lunwen_2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