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在鸟类前脑、中脑、延髓三级水平具有鸣叫控制中枢,这些中枢通过神经纤维联系形成完整的鸣叫控制系统。各级脑中枢对鸣叫控制的程度不同。中脑核团为基本鸣叫中枢,如损毁则导致动物失音。前脑核团主要控制鸟的鸣唱,如损毁则动物失去正常的鸣叫能力,只发出单调的噪声。可见,鸣禽的鸣叫受前脑调控。非鸣禽前脑核团不发达,而中脑核团则较大[8]。
鸟类的鸣叫通常分为“叫”(call)和“鸣唱”(song)两种。叫声受中脑核团控制,为遗传因素所决定。以单调叫声为主的主要是非鸣禽类。鸣唱则是建立在叫声基础上,受前脑核团控制,通过听觉反馈、后天学习得来。鸣禽为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在鸣禽中,雄鸟多善鸣。
声谱分析表明,鸟类的基本语言结构是由音符(element)、音节(syllable)、短语或调子(phrase)组成。音符为最基本单位,由一至数个音符组成音节。音节的类型是每种鸟的种族特征。音节进一步组成短语或调子。善鸣的鸟,音符数量可达数十个。如柳莺有24个音符。不同长度、振幅、频率的音符组合成复杂的鸟语。
2.2 麻雀、灰喜鹊的习性及鸣声特点
由于学校里的鸟类种数有限,且学校里面多处施工,环境较为嘈杂,鸟类的数量明显比往年减少,而麻雀和灰喜鹊在校园中倒也常见,采集这两种鸟的鸣声没有太大困难,故而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麻雀和灰喜鹊这两种鸟身上。希望通过对这两种鸟的鸣声分析,以窥鸟鸣声研究之一斑。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鸟的习性及鸣声特点。文献综述
2.2.1 麻雀的习性及鸣声特点
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又叫树麻雀(Tree Sparrow),是中国最常见的鸟类。树麻雀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
麻雀不进行迁徙,是常见的留鸟。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晚上匿藏于屋檐洞穴中或附近的土洞、岩穴内以及村旁的树林中。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
麻雀的鸣声即为嘈杂,叽叽喳喳叫不停。兴奋时发出卷舌音chur--r-rit-it-it-it叫声,告警时作尖声的chree。鸣声为单调的一连串啾啾叫声。
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交配时有“婚戏”行为,这时雄鸟显得特别活跃,并常用低而柔弱的叫声,同时抬头举尾,东张西望,站立不安,还引起群内其他雄鸟参加。这是雀声特别嘈杂;有时叫声正在激发时,常突然安静下来,飞走几只,或全部飞去,分散各方。这样便完成配对过程。
麦克风阵列校园常见鸟类鸣叫声的采集与分析(4):http://www.751com.cn/tongxin/lunwen_7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