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最
近20年,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 IP电话通信中
得到普遍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2语音压缩编码的分类
语音的压缩编码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以下为三类编码方式的比较:
波形编码比较简单,失真最小,方法简单,但数码率比较高。参数编码的编码速
率可以很低,但音质较差,只能达到合成语音质量,其次是复杂度高。混合编码吸收
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的优点,从而在较低的比特率上获得较高的语音质量,当前受
到人们较大的关注。三类编码方式比较如图 1所示。
2.1.3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评价系统
语音质量可分为以下四级:广播级、网络或电话级、通信级、合成级。
a)广播级:宽带(0-7000Hz)高质量的语音,感觉不出噪声存在
b)网络或电话级:200Hz-3200Hz,信噪比大于30db。
c)通信级:完全可以听懂,但和长途电话相比,有明显失真。
d)合成级:80%-90%可懂度,音质较差,听起来像机器讲话,失去了讲话者的个人特征。
2.1.4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评价指标
语音信号的压缩编码的评价指标通常分为以下 4项指标来衡量信号的各项性能:
a)编码质量:MOS(Mean Opinion Score)
b)编码速率:适当选取 d)编解码时延:不能超过 100ms,若超过必须采取回声抵消或回声抑制等措施
2.1.5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自从 1937 年A.H.Reeves提出脉冲编码调制(PCM)以来,语音编码技术已有 60余
年的发展历史。尤其近 20 年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语音编码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CCITT 于 1972 年确定 64kb/s PCM 语音编码 G.711 建议,它已广泛的应用于数字
通信、数字交换机等领域,至今,64kb/s的标准PCM系统仍占统治地位。这种编码方
法可以获得较好的语音质量但占用带宽较多,在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宜采用。
CCITT 于 80年代初着手研究低于 64kb/s的非PCM 编码算法,并于 1984 年通过了
32kb/s ADPCM 语音编码G.721建议,它不仅可以达到 PCM 相同的语音质量而且具有更
优良的抗误码性能,广泛应用于卫星,海缆及数字语音插空设备以及可变速率编码器中。
随后,于 1992年公布 16kb/s 低延迟码激励线性预测的 G.728建议。它以其较小
的延迟、较低的速率、较高的性能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可是电话伴音、
无绳电话机、单路单载波卫星和海事卫星通信、数字插空设备、存储和转发系统、语
音信息录音、数字移动无线系统、分组化语音等。
最后共轭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的8kb/s语音编码G.729建议已在1995年11月ITU
—TSG15 全会上通过,并于 1996 年 6 月 ITU—TSG15 在此会议上通过 G.729 附件 A 减
少复杂度的 8kb/s CS-ACELP 语音编解码器,正式成为国际标准。这种编码方法延迟
小,节省87.5%的带宽,可以提供与 32kb/s的ADPCM相同的语音质量,其音质是同档
次码速率中最优的,而且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也会有较好多语音质量。广泛应用于个
人移动通信、低 C/N 数字卫星通信、高质量移动无线通信、存储/检索、分组语音和
数字租用信道等领域。其它一些国际组织或国家也积极制定自己的标准[3]。
2.2 G.721 ADPCM 语音压缩算法原理 基于SEP3203系统实现G.721语音处理录放音 (4):http://www.751com.cn/tongxin/lunwen_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