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是衡量一国金融深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美国两位经济学家McKinnon(1973)和 Shaw(1973)首先提出,用以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McKinnon在他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 Shaw 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的书中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人们统称为“金融深化理论”。 他们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这种由政府规定名义利率上限所引致的金融抑制,导致实际利率很低甚至出现负数,从而出现储蓄不足,引致投资下降,减少了资本积累,降低了实际经济增长和金融体制的规模,从而导致效率低下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出现“金融抑制”。所以, McKinnon与Shaw主张,“政府应当废除一切对名义利率的干预和管制”。 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许多国家放开了利率管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1788
我国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位学者发表了多部著作,他们都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方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网
随着利率市场化节奏的加快,一些专家学者对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也有一定的研究。李长征(2009)认为,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当前收入、经济价值和资产负债的数量及结构,即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形成机理存在三种路径,具体表现在: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化的市场效应、利率变化的动态效应。朱霞,刘松林(2010)认为,利率风险正上升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除了李长征提出的三点外,还包括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道德风险。另外,他们还分析了两种计算利率风险的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法和持续期分析法。
刘 津,谢云山(2010)认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过渡性风险,二是缺口风险,三是利率结构风险,四是内含选择权风险,五是隐性信用风险。
王珏帅(2011)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等类型的利率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罗志方(2011)认为,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商业银行缺乏利率定价的经验,为此商业银行应尽快明确利率定价的原则和考虑因素,建立利率定价模型,完善产品定价机制,这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左玉宝(2012)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利率对经济的结构调整功能也凸显出来,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利率对金融运行的政策调控功能也明显强化。除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外,目前我国利率体系中的其他利率都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从而大大增强了利率对资金稀缺和政府政策意图的反映程度。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存贷款业务仍会是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关键,也是大势所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指日可待。根据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和实证分析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会加大,这就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意义深远。
笔者在这些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论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的辨证关系,即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利率风险,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并通过论述利率风险的度量及管理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适合我国利率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利率市场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1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