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10-07 16:32来源: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型,流动性是基础,商业银行的正常稳健经营必须保证充足的流动性。巴塞尔委员定义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型,流动性是基础,商业银行的正常稳健经营必须保证充足的流动性。巴塞尔委员定义流动性风险为:银行资金无法满足清偿债务和资金增加的需求。综合付强(2013)、Saunders(2002)、刘科(2011)等学者的观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就是,商业银行在满足客户要求和偿还债务的时候不能取得相应的流动性资金,或者获取流动性资金成本较高。28831
流动性风险成因比较复杂,其形成机制也是复杂多样,通常认为来源于银行制度本身,或者其他风险转化。付强(2013)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资金来源和运用的不确定性。关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姚长辉(1997)、张文娟(2013)指出,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的合理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及利率变动、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是否完善、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变。刘海虹(199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流动性风险的微观影响因素,提出银行自身资产流动性欠缺、存差增加、资本充足率不足以及不良贷款率过高都是增加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论文网
Rajan和Bird(2001)指出,东南亚金融危机主要是因为期限错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会导致流动性风险。刘科(2011)总结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认为商业银行经营中普遍存在“短存长贷”,为了追求过高收益,银行往往会忽略流动性资产储备,将更多的活期存款投放于贷款,导致流动性困难乃至流动性风险。徐梅(2010)指出,现今我国商业银行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问题比较严重,且逐年上升。如果市场利率水平或汇率发生变化,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及其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资产负债的主体内容,即存贷款期限结构的研究上,该结构主要是指,在未来特定的时段内,银行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构成,即银行到期存款到期贷款数量的构成状况。朱冬辉(2013)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存贷款的期限结构来反映,平均来看,如果存款期限比贷款期限短,就形成存贷款期限错配;一般意义上,银行活期存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多,加剧了存贷款期限错配。过度的期限错配如果面临极端情况或者流动性危机的情况则会威胁到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严重者甚至破产倒闭。
刘科(2011)、黄翠玲(2011)认为,存贷款期限错配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存款活期化与贷款长期化。付强(2013)、曾明(2007)认为,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已经变成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来源。此外,存贷款期限不匹配形成流动性缺口,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
此外,诸多专家学者设计指标与模型对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田艳芬(2008)采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检验研究银行期限错配的指标和影响因素,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朱冬辉(2013)也设定VAR 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对于存贷款期限错配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通货膨胀率,存款基准利率影响较小。
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及管理
刘妍、宫长亮(2010)运用R型聚类方法选择12个流动性风险的反应指标,发现选取的比如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能够较好的反应流动性风险,但是缺乏业界统一标准,不能准确的衡量其影响。沈沛龙、闰照轩(2011)提出商业银行现在广泛采用的流动性缺口管理方法,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流动性监管框架,将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纳入流动性缺口模型。付强、刘星、计方(2013)选取10个流动性监管指标,采用方差最大化组合赋权评价的方法,对14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名。钟永红,曹丹蕊(2013)从5个方向选择15个流动性风险的基础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382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