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农业的规模化种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11-12 18:58来源:毕业论文
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引导下,我国的学术界对于是否应进行规模化已达成共识。杨润广(2004)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面临着规模化加速、提速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重大压力,不搞农

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引导下,我国的学术界对于是否应进行规模化已达成共识。杨润广(2004)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面临着规模化加速、提速增加农业生产效率的重大压力,不搞农业规模化,就会由于与国外农产品竞争失败而把大量的农业生产者抛向社会。陈新锋(1999)在探讨我国农地有效利用的改革之路时谈到,土地的有效利用的本质内涵就是进行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此同时,小规模、分散性的农地经营缺乏利润和效益的激励,从而丧失了要求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原始动力,形成了依赖原有制度和产权现状的强烈惰性。因此,要改变我国农地利用有效性缺失的现状,就必须坚持完善农地产权,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机制,转变分散的农地经营方式,走农业规模化之路。邱黎源(2013)指出农村规模化经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物质支撑,可以更全面的实现农民个体、农民集体的权益,更好的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30124
但因受限于我国现有的种种条件,对于我国农业的规模化,也有很多的担忧。杨国玉、郝秀英(2005)提出当经济发达时,土地集中会促进农业的发展;但当经济欠发达时,土地集中却会引起农民贫富的两极分化,所以在今后相对一段长的时间内,中国广大农村仍应以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一些农业项目上可适当鼓励规模化经营。论文网
当前,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基础上分析影响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相关主要因素。马晓河(2002)提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土地流转滞缓、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土地集中后失地农民的出路等,制约了区域性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张亚(2004)总结了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传统土地权属观念的影响、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农户兼业化程度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黄景章(2006)认为城乡制度不统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基地服务体系没有形成等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宫力平和王玉芳(2008)则提出劳地比的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是实行较大规模经营应具备的主要条件;张云霞(2012)认为当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内部动力主要来源于农地比较收益降低所推动的土地流转、农业科学技术的提升、土地规模效益的驱动、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及产业化经营丰厚利润的吸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收益的刺激等方面。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市场产量较低,国际上进口量较高。种植历史悠久的山东同样遇到了大豆种植的瓶颈,面临种植面积锐减、单产持续降低的局面。李素真、李继存等人(2010)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集约化生产力低、生产条件差、产业化水平低以及生产成本高等,并提出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来应对发展困境。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的理论成果颇多,但当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仍然是以理论上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为主,而少有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去实证研究这些关键因素。若是研究的结果没有通过严格的定量数据和计量方法研究,则不能准确的认识到这些因素对农业规模经营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无法为政策建议提供准确的事实依据。因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便试图在这一领域做些尝试 农业的规模化种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567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