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SI模型,继承了ACSI模型的基本构架和一些核心概念,如顾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以及顾客忠诚,同时又去掉了ACSI模型中的顾客抱怨这个潜在变量,同时增加了企业形象这个结构变量,并将感知质量分成两个部分:感知硬件质量和感知软件质量[ ]。
综上所述,由于国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成熟的,并且关于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测评的模型也值得借鉴,但是单纯对于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研究还是偏少[ ]。笔者认为,可以在借鉴国外成熟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特点,构建完善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评测体系。
国内有关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现状综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市场。目前国内对城市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上涨,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这一块,目前是现有的体系的不健全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的矛盾。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原本专注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的学者们也有一部分展开了对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研究。
纵观我国国内对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是晚于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进程的,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研究更是在近年来才开始被更多的学者关注。
首先,我国的社区体育服务发展主要分为4个阶段:起步阶段、起飞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起步阶段起于20世纪五751十年代,体育公共服务主要是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较为零散的、自助互助式的体育服务。组织尚未真正成型[ ]。起飞阶段是随着城市公园的出现而出现的,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的现状主要是公园和小区空地成为了中老年人晨昏锻炼的聚集地,形成了一个个自发自主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心。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街道社区体育管理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开始兴起。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进行了快速发展阶段,社区体育开始由以国家为主导转向政府民间共同支撑着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同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社区体育服务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其标志是以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提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载体的产生[ ]。
与之相应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滞后于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通过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社区体育服务研究在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基础理论性研究和实践应用性研究。基础理论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概念、功能、构成要素和现状描述等方面,主要从社会学理论角度出发。实践应用性研究主要是以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基础设施和体育指导方面的现状和解决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为我国的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参考文献
[1] 曹剑光.公共服务的制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潘峰.南京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基于顾客满意度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3.
[3] 周涛,张凤华,苏振南.美英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2,3(4):69-74.
[4] 李万来,闵健,刘青.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63.
[5] Fornell D, Larcker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3,(18):39-50. 体育服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