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随着儿童心理健康的不断关注,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心理学人士逐渐关注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国内关于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大多探析其相关性因素,得出学习成绩、同伴关系对儿少生活质量中总体满意度、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和家庭关系对儿童生活质量影响较大。35514
(2)学校社工
在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学校社工已经发展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香港的学校社工是亚洲最先进最具规模的,聘用学校社会工作者进入所服务的学校,是一种“驻站方式”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其功能的发挥得到了政府及学校的认可,并有相关的政策和拨款,目前已发展完善。台湾的学校社会工作还未获得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但其发展从社区学生服务入手,采取福利机构进入学校与教师、家长共商对策的方法实现社工在校园的介入。在中国大陆,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政府中心转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随着社工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社工专业的教学与实践,越来越多的社工人才涌现,在北京上海等地,学校社工已逐步开展。
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学校社工发展起源较早,从20世纪初,学校社工至今呈现多元化,对学校问题主要以生态系统角度全面分析,采取整合性的服务方式,其实务模式运用的社会互动模式,介入的焦点是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生态环境,不断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规范化发展[7]。在英国,从1990年代起到现今,提供直接进入学校或支持的方案,教育福利服务专员仅有五分之一是社工专业毕业,重视度较低。在北欧,社会工作与学校是合作关系,学校社工师必须是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社工被称作“学校照顾者”、“学校社会秘书”、“学校社会工作师”。在德国,主要是传统的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结合。总体而言,国外学校社工的发展已走在社工发展道路的前沿。论文网
[参考文献]
[1]班永飞,宋娟,吴孝勇.仡佬族中小学的主观生活质量与情绪行为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2):151-154.
[2]高翔.浅析传播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68-70.
[3]陈云.主观生活质量测量中的赋权争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50-52.
[4]梁晓青,赵钦清,邹巍.民办高校中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探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63-65.
[5]胡华,张波,陈云华.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4,29(2):213-215.
[6]王思斌,童敏.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39-48.
[7]周群英.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93-98.
[8]程灶火,高北陵.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的贬值和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1):11-16.
[9]王圣莉.系统视角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社工介入[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6):55-60.
[10]刘梦,张和清.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王思斌,孙莹,顾东辉.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52-87.
[12]杨莉锋.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康尼利探究及学校社会工作跟进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 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3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