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问题研究+文献综述(4)

时间:2017-02-28 21:57来源:毕业论文
环境对儿童具有强大的功能,它对儿童提供学习的模范,并对儿童的某一行为进行奖惩。该理论也同时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对儿童具有强大的功能,它对儿童提供学习的模范,并对儿童的某一行为进行奖惩。该理论也同时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实务工作者而言所要做的是,发现儿童的不良行为,挖掘环境中的强化因素并与构成儿童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成员合作以改变不良行为。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了解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当前现状和发展趋势,归纳产生学习难适应现象的原因,寻找研究的切入点。
3.2.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是收集数据的手段之一,研究者将设计的问题通过书面的方式从受访者中获得数据。本文采用的是自填式问卷,运用抽样调查研究方法,按年龄(年级)、性别比例抽取样本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采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了解影响学习适应的各因素,同时设置开放式问题,征询受访者的意见和希望获得的帮助,以期能够有所针对地提出解决方案。
3.2.3访谈法
访谈法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通过受访者在回答中对问题的定性获得有效信息。本文在访谈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来务工流动人口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倾听家长反映的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问题,探析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影响。另外与学校各年级的不同任课老师进行访谈,获得流动儿童在校学习更为客观真实的信息,从学校老师的角度直接发现问题的共性,寻找解决办法。
四、数据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本文以“上南东校”为研究单位。上南东校创办于1995年底,是重点中学初高中脱勾后从上南中学分离出来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下属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学校位于浦东新区邹平路98弄10号。在各方支持下,教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锦绣路分校区在2006年投入使用。
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400人。区骨干教师11人,校级骨干教师14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4人。学校形成了艺术舞蹈、合唱)、体育(乒乓、木兰拳)和无线电通讯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教学质量优,社区评价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校。
4.2 样本数据分析
4.2.1 学生情况
此次抽样调查的学生为上南东校(锦绣校区)预备至初二年级的共70名流动儿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69份。根据数据结果显示,原籍为安徽省的流动儿童占到最大比例,为39.13%,江浙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也有一定数量,海外(日本)1人。
 
图4.1 学生生源地分布图
相对来说,来自江浙皖地区的流动儿童由于地域的因素,在生活和文化上与上海本地学生的差异较小,因此适应能力较之其它地区流动儿童就较高。
由于调查的流动儿童是初中生(包括预备年级即751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经来沪学习较长时间,达到5年以上的占到了95%。也正因此,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学习生活,表示现在仍很难适应的尚不足5%。但考虑到参与调查的流动儿童年级尚小,对于“适应”这一概念无法准确的定义而伴有模糊的意识,因此在问卷的后续问题中,作者设置了3个带有“最”字的问题,以期获得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答案,由此也反映出了影响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附加因素。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问题研究+文献综述(4):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356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