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的知名女作家,与张爱玲齐名,当时被人称为“最红的两位女作家”。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张爱玲研究在海内外掀起阵阵热潮,而一度与她齐名的苏青却一直沉寂无声,很少有人问津。但如果我们要对上海文学抑或中国的女性文学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和把握,苏青是无论如何不能被忽略和跨越的。本文结合收集的相关期刊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其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苏青小说提供简明扼要的观点综述资料,同时挖掘出战争背景下苏青特殊的女性表述及这种表述的意义所在。44380
一、女性视角下的生活书写
关于女性视角,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此次的论文写作中,我认真的阅读了以下有关女性视角的文献,现在简单的总结一下:
杨怡的《苏青的小说创作与女性主义》,当代文坛2010年6月 她从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的身心体验、又怜又恨的女性群像、残缺的男性群像和女性的自救之路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苏青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女性话语,通过分析苏青小说的女性主义特征,试图体现作者通过写作唤醒女性自觉和独立意识。
李一光的《论苏青小说的女性主义特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一期 他从女性视角、女性自主意识的确立,以及自传体书写范式的确立来探讨苏青的小说创作,并通过分析女性主义特征告诉我们:在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自我解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周建刚的《张爱玲、苏青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对比》,现代文学评论2010年第8期 他从张爱玲与苏青的作品中分析两者女性意识的各有侧重,通过比较两个女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命运和女性话语,来分析两个作家笔下的女性主义特征。
二、追求女性自我独立
目前,对苏青文本研究的类别比较多,有一部分学者视角转移到苏青的文本,借助其自叙性质的文本对苏青其人其事进行研究,丰富了女性文学史,呼唤女性人格的复归。
骆蔓的《女性:从被塑到自塑——论苏青的<结婚十年>》,浙江学刊1997年第三期 该文透过作品给我们呈现了从被塑到自塑的女性价值追求系统,以《结婚十年》为例给我们分析小说中女性追求独立的路线和过程,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精神变化和女性意识的复归,揭示了女性的不平生存现状和社会对女性的不公的认同态度论文网。
孔寒冰的《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现代分析》,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6月第三期 她从苏青作品的视野、题材、观点、心理和语言等方面,分析了苏青都市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并探讨了苏青都市女性主义文学的成因及价值,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年7月1日 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
三、对女性生命意义的哲性思考
苏青小说中对肉体和灵魂与两性关系的思考,是其阐述女性生命理想的核心。女性生活的基本形态就是日常平凡的生活,小说中女性正是在这日常的平凡生活中思考女性自己的生命价值问题,展现生命理想。不少学者总结这些女性形象所承载的独特女性意;同时立足当时的生存环境,把握其创作的女性言说方式,思考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生命意义和时代意义。对此我主要研读了以下文献: 苏青小说的女性主义文献综述: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