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土的表现,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中一个基本且惯常的主题,几乎每位乡土作家都有其“文学根据地”,而贾平凹作为我国文坛上屈指可数的大家也不例外,其小说向读者展现了西北神秘的“商州世界”。探究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的渊源,探讨小说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分析他作品中日益出现的城乡双重批判,才能更好的理解贾平凹的精神家园。关于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意识》这篇论文,我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出总结。44385
乡土意识是作家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乡土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融入作品,并寄寓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概括起来就是作家用主体的意识对乡土进行重新塑造。在塑造中,作家完成对现实乡土的精神再造,并借这种再造,完成作家自身人格的塑造,展示作家的‘乡土意识’论文网,实现乡土小说家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简言之,乡土意识就是对“乡土”文学化处理的过程。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是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承续与发展。其小说充盈着浓郁且神秘的西北气息,令众多读者为之着迷。当前,学者们认为,贾平凹的乡土意识和他童年在商州的生活体验有密不可分分的关系,另外,正是由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的作品中才会出现城乡的双重批判。但是,贾平凹小说中日益出现的对城市化的批判同他农裔城籍的自卑心理有一定联系,对于这方面的分析研究还不是很多。
贾平凹的作品是在淳朴中透着灵气,哲理与诗性融合富有悠长的意蕴。贾平凹作品在题材、文体、创作思想‘杂泛’的特点。”故此,激发他创作的乡土意识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具有“杂泛”的特点,是儒、释、道、巫等多种民间文化的结晶。
生活经历与角色转换,恰恰使贾平凹获得一种优势。作为早已跳出商州的城市文化人,他有可能以文化人的身份及超然的心境、超然的态度来重新观照审视商州的历史和现状,同时,他也毫无疑问地具有了文化人的视野和眼光。随着阅历的增多和创作理论的成熟,其知识分子身份和农民身份身份冲突矛盾日益加剧,反映在作品中表现为乡土反思——闪耀理性光芒的批判与坚守。他以知识分子的理性高度批判乡土中的糟粕,又以农民身份礼赞、坚守乡土中纯美的文化。
乡土作为写作的一个主题,在贾平凹的笔下被赋予了现代意识,他从农民、市民的双重身份出发,追寻乡间的纯粹,寻找乡土中的文化灵魂。在商州的世界里用文字构筑起他充满西北气息的乡土,他把民族文化心理,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思考融在这个世界里,他用山林之气对抗现代文明良莠并存的封建伦理道德,试图建立健全文化道德秩序。贾平凹对乡土的思考、创作融入了“杂泛”的文化思想。他的乡土意识中饱含着,对经济转折时期中国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等方面转型的思索。故此,贾平凹小说中所体现的乡土意识对中国当代文坛乡土文学的创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55,255.
[2]李徽昭.论乡土意识及其本土价值[J].淮阴师范学报,2011,第三卷(5).
[3]贾平凹.答《文学家》问[J].文学家,1986,(1).
[4]弗洛伊德著,丹宁译.梦的解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218.
[5]孙见喜.贾平凹之谜[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13,13.
[6]赖大仁.魂归何处 贾平凹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8,19.
[7]宗元.贾平凹小说的民间立场[J].理论学刊,2000,(1).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