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现状:(宋体,小四号字—打印时删除)唐朝是中国古代文章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创作理论趋于成熟,文章体裁臻于完备,各种风格竞放异彩,出现了以王勃、骆宾王、陈子昂、张说、陆贽、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李商隐等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作家,和垂范后世的脍炙人口的大量优秀作品。清编《全唐文》与《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共收有唐五代文三千五百多家、二万二千多篇;近年来霍松林主编《新编全唐五代文》又增收一万一千余篇,这样,存世唐代文章约达三万四千篇。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其研究却是颇为沉寂的。唐五代文学研究从古代步入现代的历史已经百年,相对于成果丰硕的唐诗研究和唐五代词研究,唐朝骈文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滞后,研究成果的单薄、研究领域之逼仄以及研究方法之单一,与如此丰厚的文化遗存是极不相称的,也是令人焦虑的。唐朝骈文研究的严重滞后,也脱累了其他研究领域向更为深广境地的扩展。即使有对唐代散文的研究,也多限于中唐韩、柳古文方面,对唐代骈文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这种状况在建国后30年间没有多少改变。由于骈文被视为封建贵族文化及形式主义的代表,因此,无人敢涉足其中,自然就乏人问津了。唐朝骈文研究的严重滞后,也脱累了其他研究领域向更为深广境地的扩展。44830
解放前的唐文研究处于一个相对沉寂的状态, 就发表的论文而言,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的5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6 , 收录了1905-1949 年有关唐文研究的论文题目46 篇, 其中, 有关唐代古文的就有39 篇。这一时期唐文研究的状况,唐文研究的论文、专著的数量都非常少。对唐文作家作品的研究上, 除了对“古文运动”主将韩愈、柳宗元作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外, 其他许多唐文作家研究都是空白。这显然与当时的国内形势有关。从80年代以来,虽然完整的唐代骈文研究专著尚未问世,但在唐代文学研究或专门的唐代散文研究著作中已正视唐代骈文,骈文研究著作对唐代骈文也予以重视,也出现了一些讨论唐代骈文的论文。
二、本课题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
目前唐代骈文的研究成果有田玉琪《谢无量古典文学研究的成就与特色》、田文军与杨姿芳的《谢无量与中国哲学史》、刘生良的《论谢无量先生的楚辞研究》
在80年代以来出版的唐代文学研究著作及散文史研究著作中,已开始关注唐代骈文论文网。例如孙昌武先生在《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的《后记》中曾指出:“‘古文’只是唐代散文的一部分,骈文在唐代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唐前期的百余年间,散文创作还是骈文的天下;就是‘古文运动’蓬勃发展之后,骈文仍相延不绝,并占有一定地位。进入90年代后,讨论骈文的著作多起来了,比较突出的是于景祥的《唐宋骈文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94年出版的莫道才的《骈文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对唐代骈文也有所论及。90年代出版的专著中,尹恭弘的《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1997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至于在论文中讨论唐代骈文,总的来说并不算很多。综论唐代骈文的有吴佩珠的《试论唐代散文与骈文的关系》(《思想战线》1987年第1期)、莫道才的《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和《试论唐代骈文的流变》(《古典文学新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论具体作家的论文主要有董乃斌的《论樊南文》(《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和《李商隐散文简论》(《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于景祥的《陆贽与唐代骈文革新》(《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吴在庆《樊南四六刍议》(《中州学刊》1995年第2期)、郑力戎的《治乱之龟鉴,政论之典范:论陆贽的骈体章奏》(《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刘学锴的《樊南文的诗情诗境》(《文学遗产》1997年第1期)、莫道才的《关于李商隐骈文佚作〈修华岳庙记〉》(《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莫山洪的《论初唐四杰对骈文的革新》(《柳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和《“初唐四杰”称号与骈文》(《柳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唐朝骈文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