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安全忧虑维度。
王建军(2013)指出高校要强化大学生七项安全教育,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户外活动与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校规校纪教育,搞好大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必须要以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为目的,必须遵循“预防为主,教育优先”的原则。实现安全教育进课堂,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构建立体化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大学生自身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技能。
第七,健康忧虑维度。
陈昕(2014)指出要从校外环境、校内环境、个人三方面着手。大学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要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一次体检,学校和社会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创造健康氛围。
第八,生活适应维度。
王孝华(2011)提出大学生要主动接纳现实,提高自立和自理的能力,学会自我激励,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主动适应并尽快掌握新生活的技能,学会心理调适,处理心理落差,学习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一个自立、自理、自强的人。学习也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要发挥那些适应力强、角色转变快的新生帮扶带动作用,互帮互助,助人者快乐,实现共赢。
(五)大学生心理迷茫的量表
当前大学生心理研究内容上更多偏重于心理健康,而对大学生心理迷茫的研究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欠缺。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Diener,1084;李雪平,200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能够进行有效学习与生活(马洁,201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其有效学习与基本标准是能够进行有效学习与生活(宋德如,2001;刘协和,2005;周红金等,2008)。国外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测验量表的评价(Nafziger et al.,1997;Merker & Bradley,2001),国内也结合本土情况发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郑日昌等,2005;李坚,2007;程科,2009),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成果丰富(Phinny & Haas,2003;Vaughn & Roesch,2003;蔡太生等,2003;李慧民,2004;田贞尚,2008),并提出一系列干预政策(Deckro et al.,2002;Kim et.,2004;俞少华等,2003;姚本先等,2007)。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心理迷茫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并不等同,相比前者的研究成果斐然,大学生心理迷茫研究数量上质量上都不能差强人意,(不能令人满意)。相关研究(张龙萍等,2008;张金彩等,2009;吕桂兰等,2009;王孝华,2011)发现大学生心理迷茫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两个范围,一是微观上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自身和周遭环境,二是如经济形势、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相关研究虽然也意识到大学生心理迷茫有学业、人际关系、爱情、就业等多方面表现,但并未有意识地从构成维度方面进行解释,仅停留在研究者个人观察与思辨层面,未得到实证证据的有力支持,实证研究欠缺制约了其学术水准,相应对策也缺乏足够信服力。
因而,课题拟通过文献梳理和通过QQ、微博、微信等聊天工具或当面对90后大学生进行访谈,总结和筛选出90后大学生心理迷茫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设计《大学生心理迷茫的调查问卷》,设计后将到高校随机找30位大学生进行问卷预试,再根据预试情况筛选并调整题项,最终确定《90后大学生心理迷茫的调查问卷》。然后以广东省各高校90后大学生为样本,目标发放700份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弥补了相关研究薄弱环节。再对调查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另外,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迷茫对策研究,使理论落实到实践,为解决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迷茫问题提供管理工具,也更加希望能给广大大学生在迷茫问题上一点借鉴价值,最终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 心理迷茫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4):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