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3-04 09:50来源:毕业论文
国外对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的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一方面在于管理人员参与并购重组的动机,另一方面在于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并购重组的绩效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短期超额收益、长期超额

国外对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的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一方面在于管理人员参与并购重组的动机,另一方面在于董事会、股东大会对并购重组的绩效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短期超额收益、长期超额收益、并购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变动、资产负债率变化等),对于公司选择并购融资方式的研究则主要分散于各种刊登相关研究的期刊、报纸、论文。45860
国外对并购融资的研究始于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早期的经典理论有无税条件下的MM理论(1958年),存在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1963年),存在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1973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新诞生的,或得到重大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并购融资理论有:
1990年,尼古拉斯•G•特拉弗洛斯,雅科夫和巴鲁克三人联合提出,并购方的高级管理者基于对企业控制权的考虑,会尽量避免发行新股,因为增发股票会稀释原股东的持股比例,减少他们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因而通过增发新股融资的方案难以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
1994年,埃里克•波哥洛夫和梵•塔登在运用“不完全模型”对企业进行并购时的情况进行研究后,认为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进行并购可以降低主动发起并购投资的公司一方侵害普通投资者利益的风险。理由是当并购方在并购后公司盈利能力上升时,股价会随之上升,购买可转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将债券转换为该公司的股票分享增加的收益,反之当并购方在并购后盈利不增反减时,购买可转债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原先约定的债券利息。
1996年,肯尼斯•金•马丁从从并购过程中的融资工具偏好、并购目的、原股东控制权需求这三个角度探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公司并购市场,采用控制权、投资选择、公司发展周期等七个不同理论分析,得出了美国公司在并购中运用权益融资的可能性与被并购公司的成长性成正比,而管理层持股的比例与支付方式并非总是方向一致的结论。
2003年,布哈德瓦和斯威达尼斯就并购融资方式进行过实证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由于投资者对银行的普遍信任,并购方使用商业银行贷款进行并购融资的比例越高,并购后公司获得正面效应的可能性越大。
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并购融资问题的研究学说主要是在考察国外已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法律法规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状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对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现状进行思考,提出建议。
黄少安、张岗(2001)就我国上市公司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常用的融资选择进行了统计,发现在这个时期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时,若需要筹集外部资金,公司的决策层倾向于最先使用增发股票融资,其次是增加短期债来务融资,最后才是以承担长期债务的方式融资。这一时期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明显跟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普遍认可的优序融资理论相悖。在一系列辩证分析后,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现行金融体系中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股权融资的方式相对西方国家,相对其他融资方式,成本更低。
陈峥嵘(2006)曾发文对过桥贷款的性质、用途、组成要素、使用成本、法律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详细探究,再结合国内外并购融资中对过桥贷款的使用经验,对我国公司在并购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使用过桥贷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相关部门应准许、推动银行业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提供过桥贷款。
袁俊辉(2009)在银监会推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一年后,对当时并购市场使用的各类并购融资工具进行了简要分析, 认为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年的并购重组市场中取得较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积极创新和大力支持, 商业银行的并购贷款将在上市公司论文网并购重组市场中扮演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 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74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