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基础 国外主要通过问卷法或者访谈法从大样本中收集数据进行性学调查研究。金西和他的同事共对5300名男子访谈,他们在《男性性行为》(1948)做了一个报告;另外5940位女性的结果形成了《女性的性行为》(1953)。出版材料仅有对白人的访谈。50151
同样著名的还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海蒂的《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男人篇、情爱篇)》,西方的性革命有所衰落。海蒂使用匿名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获得原始数据,然后分析。她强调女性自慰行为的重要性,大多数女人喜欢有感情的性和被尊重。在现代社会中,她认为,性是男女关系的形成,发展,变化最基本的因素,她更注重研究两性关系。男性哲学倾向把性爱纯粹视为生理上的愉悦,且将这种观念强加给女性。海蒂的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对话的方式收集问卷,不把受访者局限在设计好的答案里,让他们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海蒂开启了女性说性的时代。
随后陆续出现了采用概率抽样法进行的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性学调查。比如94年芝加哥大学爱德华的研究团队领导的国民健康状况与社会生活调查,我们称之为 NHSLS。NHSLS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公众性调查。此外,法国和英国都有研究人员进行重大的性学研究,很多统计结果和NHSLS非常接近。1997年凯瑟琳和安妮对住在底特律低收入地区的15到24岁之间的非洲青年和西班牙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还使用内容分析方法。在性的研究中,为了克服自我报告方法的缺点,一些研究人员采用在实验室中直接观察性行为的方法。比如1954 年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指导的关于性反应生理表现的研究。
许多外国大学生性观念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以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作为一个指标,从而发现大学生的性观念是相对开放的。一个对86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后的结果表明,受试者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都更加的开放。到2001年,大学生中间的很多人仍然赞成婚前性行为,男孩比女孩的性观念更加开放。美国性学家金西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以及经济阶层高的人在性问题上比较保守,下层社会的态度比较开放。
国内研究基础
不少学者已经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性观念及性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纵向体现了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状况。
王淑芬[1]等人在1993年的《大学生性观念和性心理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是彼此自愿的就可以有性接触。大学生把性行为作为表达爱情的一种形式,性行为的道德准则是相恋而非婚姻。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崇尚中国式的夫妻,只有法定夫妻间的性行为才是符合社会规范的。(王淑芬, 1993)。戴梅竞、周达生等[2]在1996年的研究中发现谈恋爱是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大多持开放态度。大多数学生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是不正常的性行为。夏苏建[3]在1997年的《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现有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等。超过70%的大学生不反对婚前性行为。14.1%的大学生已发生“婚前性行为”,其中22.5%为男生,7.4%为女生。首次性交年龄发生在20岁以前的占65.5%。婚前性行为会使学生心理负担加重论文网,三分之一的男性对婚前性行为没什么责任感。大学生不仅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更有18.8%的学生明确表示“会与恋人发生婚前性行为”。性行为成了部分大学生表达爱情的一种形式。(夏苏建, 1997)。2008年,唐璐嘉[4]发现目前大学生性发展中突出的特征在于,性生理的发展速度往往超过了性心理的成熟度,两者难以适配,且部分性行为与性观念越过了社会的许可度(唐璐佳, 2008)。2009年,吴扬、凌莉[5]发现男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态度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生;高年级大学生明显高于低年级,赞同比率与年级呈正相关;一半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赞成者。从而得出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呈现多元化,婚前性行为客观存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应根据性别、年级不同而有所侧重的结论(吴扬、凌莉, 2009)。 大学生性观念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5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