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联生活周刊》报道特色与风格研究
彭燕萍《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策略》、饶晓娟的《浅谈科技新闻的“第二种翻译”------以<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报道为例》等论文分别对《三联生活周刊》( 以下简称《三联》)文化报道和科技报道进行了探究。彭艳萍认为,《三联》对文化的坚守与延伸有着突出的特色,其文化报道总是以知识分子的视角观察世界,形成了《三联》特有的叙事风格。她从报道的结构、语言以及对西方叙事技巧的借鉴三个方面对《三联》的文化报道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例如,在语言叙述方面,她指出《三联》的文化报道叙事语言的“精英化”、修辞手法的个性化并拥有温文尔雅的说话态度。并且她认为《三联》文化报道的这种叙述方式的形成是与其雄厚的文化资源分不开的。它以文化事件为由头,利用自己擅长的文化视角和人文关怀的思路对事件进行包装,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报道方式。而饶晓娟认为《三联》科技报道采用了“第二种翻译”的方法,她指出新闻语言在科技新闻上的应用 ,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好“第二次翻译”。而《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技新闻“翻译”就集中体现在其语言的修辞手法以及其他手法的独特运用方面。例如利用“讲故事”的“翻译”方法可以提高科技报道的可读性 ,还可以增强阅读趣。63169
(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相关研究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也因此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此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近年,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王学俭的《群体性事件与公民社会构建》、郑婉莹的《从李天一事件谈媒体对于网络情绪型舆论的引导》、曹丽、崔中连的《去“情绪化”与媒体的社会责任》等论文,都探讨了媒体在处理社会情绪和媒体责任时失衡而导致报道的情绪化等问题。王学俭以甘肃陇南“11・17事件”和云南孟连“7・19事件”为例,探讨了基于公民理论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措施。郑婉莹则从李天一事件的不同阶段分析了媒体对于网络情绪型舆论的引导并给出了较为适合的引导方式。论文网
综上,与本课题相关的两方面领域已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发现未有涉及具体对《三联》群体性事件报道对公共性建构的研究。本论文将立足于这样的研究背景下,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三联》关于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公共性建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发宝.新闻传播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孙发友.新闻文本与文化生态——媒介话语的框架性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姜燕.传播文明价值观,谨防以情绪化、戏剧化报道吸引眼球——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报道解析[J].新闻记者.2012(6):29-33
[7]郑婉莹.从李天一事件谈媒体对于网络情绪型舆论的引导[J].现代传播.2013(12):159-160
[8]曹丽.去“情绪化”与媒体的社会责任[J].青年记者.2012.12(下).31
[9]常晓.浅论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及影响[J].业务研究.2011(6):39-40 群体性事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6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