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融资难和融资贵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7-06-22 22:39来源:毕业论文
信息不对称Stiglitz和Weiss(1981)的关于信贷配给的经典论述《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描述了在存在不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困难:信贷配给。S-W模型权威的

信息不对称Stiglitz和Weiss(1981)的关于信贷配给的经典论述《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描述了在存在不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困难:信贷配给。S-W模型权威的解释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严重的信贷配给短缺,也称信贷配给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即使银行放贷资金有剩余,尽管申请人愿意接受更高的贷款利率 ,也得不到贷款或者只能得到部分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行比大企业严重,自然成为了信贷配给的对象。10608
(2)规模歧视
  Strallan和Weston(1998)通过对银行实际放贷的研究,发现银行存在规模歧视。银行对企业的放款比例与企业自身的规模成正比例关系。即规模大的大企业比相对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更受银行的青睐,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3)关系型贷款
   Jayartretend和Wollken(1999)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他们从中小银行的贷款行为中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发现,中小银行发放贷款的倾向,相比大中型企业,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满足其资金需求。其贷款的中小企业主要来自于银行所在地的企业,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其资信情况,建立持续的信息了解,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国内文件综述
(1)从国内金融机构的设置出发,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刘子群(2011)认为,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设置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与经济的多层次相对应,金融机构体系也应是多层次的。然而我国正处于断层和错位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建立了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为补充的间接金融机构。随着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资金实力还远远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与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金融机构缺乏强大的国家信用和有利的国家政策作为后盾,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可想而知。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缺失使金融机构发展不健全,抑制了其对中小企业的有效服务
   吴春杰(2012)认为,企业和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之间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将直接导致企业信用缺失,为降低这种信用缺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求企业寻求担保和再担保,因此,金融中介机构(或担保机构)成为了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担保机构是一种盈利性质的金融机构,要求的担保对象是有货款来源、业绩好、产品有市场的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然而真正需要寻求担保的企业则是他们要不愿接受的企业,即中小企业,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因无法落实担保、再担保或因无法支付高昂的担保费用而被拒贷的比例很高。担保难也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拦路虎”。
(3)在现行的金融体制条件下,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有效的融资体制尚未形成,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困难重重
李若谷(2014)认为,首先,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没有真正建立,资本市场结构单一,交易品种过于稀少,相对充裕的社会资金只能面对相对有限的投资渠道,使得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阻塞,使得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市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筹措资金,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次,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根本不可能到深沪两大主板市场融资。再次,民间资本难于进入金融体系,由于民间资本受到国家的行政干预和严格的管制,难以进入银行体系,无法发挥民间资本在正规渠道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这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中小企业从正规渠道融资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转入“地下钱庄”。最后,有些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开发、金融服务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创新,使得银行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融资难和融资贵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97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