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2005年迄今
在这一阶段内,教育部对高招作文试题做了规定“作文题应该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其他补充方式”。[3]于是高招作文试题出现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并存的局面,同时新材料作文也开始出现在高招语文试卷中。新材料作文,即为考生提供一段文字材料,但它与材料作文所不同的是,它跳出了材料作文在文体方面给考生的限制。新材料作文,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2011年的高招作文试题中,其中9套作文试题是新材料作文,7套作文试题是命题作文,天津、重庆、江西、安徽四省的作文试题是话题作文。由此可以看出高招作文试题已经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二)作文体裁上的开放性
自恢复高招以来,高招作文的体裁逐渐呈现出开放性。在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时代,高招作文主要有议论文和记叙文两种体裁,前期以议论文为主,而后期则转化为记叙文,同时也兼顾其他形式。“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充分考查学生的思文能力,而记叙文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写作的能力”。[1]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文体上对考生束缚性较强,作文立意难度大,考生发挥余地小,扼杀了考生的想象力,并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容易出现押题、猜题等现象,忽视语文学科的本质。
但1999年话题作文的出现,则打破了高招作文在文体上的限制。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给考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充分展示其写作水平。但随着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使得很多考生在写作上走进误区:认为高招作文没有文体限制。这样考生很容易写出“四不像”的作文。黄子在谈及2000年高招作文命题得失时说:“高招作文命题既需要开放、也需要限制,否则就很可能演变成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同时可能误导出投机心理和风气。”[4]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招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对高招作文的文体也做了进一步的要求。在新材料作文中,高招作文的文体由“文体自拟”变为“文体确定”,加强考生的文体写作意识,改变考生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忽视文体的现象,符合语文新课改的要求。1977年后高招作文的命题要求,尤其是“三自一不”方针的提出和持续应用,作文体裁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
(三)作文命题的地域性与时代性
自从1977年恢复高招以来,高招作文试题一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高涨,高招语文分省命题的格局逐渐开始形成,那种带有深厚文化韵的“地方色彩”作文试题不断涌现,凸显地方特色。如2004年上海试卷高招作文以“忙”为话题,忙于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忙于为民除害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忙于升学的莘莘学子。这一话题反映出目前社会尤其是大城市生活步伐节奏加快的现象,具有上海这种大都市的时代特点。
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给中国经济、政治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也使新中国成立以来文持二十多年的高招制度中断,人才损失严重。1977年恢复高招,由于各方面准备不足,各地自主命题,这样使高招作文试题带有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政治色彩,作文命题还没有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一直到1979年高招作文试题才开始摆脱政治化的倾向,将目标投向语文学科本身,开始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注重考生个人感受。如1989年全国高招作文试题“致青年朋友的一封信——谈高招志愿的选择”,这一试题与每一位考生都有深刻关系,贴近考生日常生活,考生在考场上写起来得心应手;1997年全国高招作文材料是关于“助人为乐”与“悄悄走开”的,倡导中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从侧面也反映出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道德的缺失,渗透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便于考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写作;2008年全国高招作文围绕“汶川地震”为话题,考生通过了解在地震中不同事例,理解人间情深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高招作文命题的意图和方向都发生着变化,其考查方向与每个时期的热点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高招作文命题带有时代的烙印,针对性很强。 高招作文试题设计与素质教育(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