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2)

时间:2018-04-29 12:05来源:毕业论文
在莎士比亚 艺术 构思下诞生了这样一批女性:她们像天使一样聪明动人,美丽温顺,这些女性常常被世人所欣赏,此类形象尤其多见于莎翁喜剧作品中,


在莎士比亚艺术构思下诞生了这样一批女性:她们像天使一样聪明动人,美丽温顺,这些女性常常被世人所欣赏,此类形象尤其多见于莎翁喜剧作品中,莎翁喜剧笔下的女性形象多是善良、美丽、温柔、聪明的,散发着非凡的智慧,但是,若读者认真地研究他的喜剧,会窥见此类形象始终蕴含着传统的道德伦理印记。首先,莎士比亚喜剧中塑造的这些高雅有理想的女性仅仅追求的是爱情自由、婚姻幸福,这也几乎是莎翁全部喜剧的共同主旨。其次,这些高贵的、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天使都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遵循着男权文化对女性的约束和要求,以夫为天的封建伦理观念在她们脑中根深蒂固。比如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鲍西娅,虽然在法院的场景中她闪耀出一个先进的、新女性的光芒,但从头至尾始终恪守着父训,这无疑体现了她传统和保守的一面。另外,鲍西娅是乔装成男性上了法庭从而发挥了她的机智美丽,女扮男装是莎翁笔下常见的情节,也许莎翁正是通过这个情节的安排来告诉读者:这个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社会埋没了女性的智慧,她们如果要发挥个人的才华需要隐藏自己女性的身份、乔装成男性,但这不代表她们乐意打扮成这副男性模样,只是在那个时代她们依然走不出男权主义社会的圈子,这也是莎士比亚思想中保守局限的表现。还有,莎士比亚极力赞美的天使无一不把贞操名节看的和生命同等重要,“贞操是处女唯一的光荣,名节是妇人最大的遗产”[7]。例如伊莎贝拉为救亲人像安吉洛求情,安吉洛见其貌美,心生色欲,以其弟弟性命要挟她奉献自己的贞操,但伊莎贝拉俨然拒绝了他。再如在喜剧《无事生非》中希罗被认为与人私通时的那一段对话更是彰显出贞操对于一个女人甚于高过生命的重要性,“神父:小姐,他们说你跟什么人私通?希罗:要是我违背了女孩儿家应守的礼法,跟任何不三不四的男人来往,那么让我的罪恶不要得到宽恕吧!啊,父亲!您要是能够证明……那么请您斥逐我、痛恨我、用酷刑处死我吧!” [7]而她的父亲里奥那托是这样回答的:“要是他们说的关于她的话果然是事实,我要亲手把她杀死……” [7]。在这段情节和对话中贞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而其中含蕴了更深层的内涵:不单单表明了父权社会中女性及其肉体被男性所独占,而且也是从精神层面对女性的约束——女性要屈从父权制的桎梏。
总之,“女权主义者所极力倡导的女性对自己生活状况的自我意识并没有在这些女性身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依附男性和受男性控制的命运和抗争背后的意义。”[8]不可否认,这些形象是男性眼中完美的女人,更是当时英国社会所追求的美轮美奂的女性理想人格,在她们身上散发着勇敢、智慧和反叛精神,但她们反抗是有限的,虽然她们也会私奔、也会语言反击,与传统女性逆来顺受行为相比显得光芒四射,但是终究没能摆脱失败的命运,没能摆脱男权主义的桎梏。莎士比亚正是从男人的视角出发,刻画女性细腻的思想感情和悲欢离合,赞美她们争取恋爱自由的精神,在这些天使身上寄予了他所追求的人文主义理想,而莎士比亚女性观的局限性、他身上的男权中心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魔鬼形象
莎士比亚笔下还塑造了另一种形象,此类型与温顺、善良的天使形象截然不同,这些女性形象多受争议,尤其受到封建文化的鞭挞,我们称之为魔鬼形象。
女权主义者认为,莎士比亚不管是在勾勒人物特点或是塑造人物关系时都是以男性为中心,从对他剧作中有关妇女得情节片段甚至有关言论可以看出,大男子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他构造得这样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与当时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相一致,如《哈姆雷特》中的王后乔特路德,哈姆雷特对于她屈服于邪恶势力、屈从于奸王克劳狄斯、更屈从于自身情欲的行为,做出了“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牲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7]”的评价,更发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7]”的感叹,莎翁把乔特路德塑造为失贞的魔鬼女性。“在莎士比亚身上,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焦虑:即女性既是作为人类的创造者、意义的源泉,又是普遍的幻灭和最深刻、最具毁灭性的背叛的根源。”[9]在当时,西方伦理道德和传统的宗教教义一直都是与禁欲主义密不可分的,认为万事万物一切罪恶的源泉就是情欲,而在此意义上去审视莎士比亚得性爱观以及伦理观会发现,这是与西方伦理道德主义的基调相一致的。情欲作为欲望的一个主要表现特征,它也正是很自然的让人和女性联系在一起,而这样一种关系就好比是手掌的两面。那么,“这个意义上说, 并非女性的本质是邪恶的、淫荡的,女性之为欲望的化身、淫荡、毁灭、狡猾或者与此相反的本性, 都是在话语的实践中被界说, 并通过文本、舞台传播, 最终化为女性本质的界说而掩盖或无视女性的真实”[10]。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444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