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古代汉语中“与”的用法分析(2)

时间:2018-05-03 21:04来源:毕业论文
一、与字在古代汉语中充当介词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介词是用来为句子引进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的词,它与它所组成的介词结


一、“与”字在古代汉语中充当介词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介词是用来为句子引进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的词,它与它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从而使整个语句更加完整。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介词的来源是动词,它由动词发展而来,因此人们又容易将介词和动词两者混淆,打个比方说“在、为、比、到、给、经过、通过”等这几个词,它们是在句中充当介词的,但也在特殊情况下作动词,为整个句子提供谓语。作为介词的“与”字在句子中前后成分不是并列的,而是为动词引进宾语,并与其后面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中状语。此时,“与”字的词汇意义较弱,语法功能则比较突出。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某一些时候,介词“与”的宾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一)“与”字的介词结构
古代汉语中,介词一般出现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并与其组成介词结构,当然,“与”字也不例外。文言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介词结构在句子当中充当状语,为句中所出现的动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和涉及者。那么这种用法便是“与”的介词结构在古代汉语中的习惯性用法。有一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与”字所组成的介词结构,是表示动词的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人或事物,强调它们是自愿或被动地参与到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者时间中去。
      ①“此三子介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战国策•魏策》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史记•项羽本纪》
③“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 —《礼记•大传》
④“荆轲有所待,欲与惧,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资治通鉴•卷七•荆轲刺秦》
正如以上五个例句中的用法一样,介词“与”在句中用在名词、代词、动词及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在句子当中充当状语,表示句中动词所隐含的动作行为的参与者或是涉及者。第一句中,“与”字表示介词“加上,连上”,翻译过来是“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怀愤怒却没有发作出来,上天降示征兆,现在加上我,就将成为四个人了”。在第二个例句中,介词“与”表示比较的含义,“孰”是带有选择性含义的比较代词,当它在疑问句中作宾语时,需要前置于介词“与”之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与君孰少长”,翻译为:“您和他相比,谁的年龄更大呢?”。第三个例句中,介词“与”的宾语表示该动词涉及参与的对象,强调该事物或对象参与到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中去。同样的在第四个例句中,介词“与”也表示“跟,和”,意思是“荆轲还有要等待的人,想要和他一起去,那个人因为住的地方比较远还没有来到,所以荆轲还留着等待他”。这里“与”字表示“和”,是为动词引进行为动作的参与者和涉及者,强调和荆轲一起前往的动作。
(二)“与”的宾语的前置
句中“与”字的宾语位于“与”之前时,即“与”的宾语前置,是介词“与”的一种语法特征,也是“与”字很重要的一种语法特征。介词“与”的宾语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前置于“与”字之前,这时需要以“之”字来间之宾语和“与”字之间。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也非常常见,是古代汉语独有的重要的语法规律。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古代汉语中“与”的用法分析(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46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