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马致远《汉宫秋》中的帝妃之恋(2)

时间:2018-05-06 21:10来源:毕业论文
《汉宫秋》就是马致远借历史事件曲折反射社会现实的,以汉匈的民族矛盾影射汉蒙之间的民族矛盾,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借


《汉宫秋》就是马致远借历史事件曲折反射社会现实的,以汉匈的民族矛盾影射汉蒙之间的民族矛盾,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马致远在《汉宫秋》中借题发挥,将剧中的外部冲突作实质性的改变,把昭君出塞的背景由汉朝强匈奴弱,单于主动示弱求亲改成匈奴强汉朝弱,以百万雄师相威胁来索要昭君。和亲这样的外交政策多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或强弱不等的情况下,一般由居于弱势的一方提出的主动的“和平”联姻策略。它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流传久远,汉武帝时的乌孙公主、唐太宗是的文成公主等都是如此,它沟通了与各族的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都是积极的民族政策。但是马致远生活的时代,那些所谓的“和亲”就不是积极的了,而是一种耻辱。距离他最近的年代就发生过接二连三的类似的事件,如:成吉思汗铁木真包围金国都城北京,索要公主;元丞相伯颜包围宋朝都城临安,勒索大批宫女,不久,又俘虏南宋大批后宫妃子宫女向北而上。[5]《汉宫秋》正是对屈辱“和亲”事件真实的艺术写照。
二、《汉宫秋》帝妃之恋的文本解读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从现代观点看,严格说来,汉元帝与王昭君之间的感情并非真正的爱情,只是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6]爱情有三种基本属性即唯一性、排他性、盲目性。以爱情的这三个基本属性来衡量,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是不存在爱情的,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
首先,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彼此视对方为唯一,不能有第三者。汉元帝因先皇故去,宫女都被放出去了,而感到后宫寂寞,于是大肆选择适龄的女子入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元帝后宫佳丽三千,故王昭君并不是他唯一的妃子,他们的感情中存在很多第三者,其爱情不具有唯一性。
其次,王昭君并没有权力去阻止汉元帝不接触其他女性。王昭君只是一个农家子,背景身份很低,作为封建时代的女性,出嫁就要从夫,她只能听从丈夫的话;而汉元帝作为封建君王,他的权力是最大的,王昭君作为妃子只是他的附庸,无权干涉其行为,汉元帝又是一位风流帝王,不能排除他不接触其他女性。
再次,爱情到来时,人往往很盲目。但是当两人的爱情遇到阻力时,他们都是理智的。汉元帝虽然为爱人的离去而痛苦,但是他不能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只能痛斥百官只会称万岁惶恐,却无力挽救,上演了一场“夫主婚,妻远嫁”的闹剧;而王昭君出塞的目的性很强,希望通过和亲能够保全汉元帝和国家的安全、利益。况且王昭君曾说:自从前日元帝临幸,不觉又过了旬月。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虽有情,但昭君被发永巷十年,那些怨恨之情岂是一时能消除的?
在作品中,我们能看出汉元帝绝不是在“东寻一枝花,西折一枝柳”地游戏感情,而是深深被昭君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吸引,我们不能说他的爱是纯洁的,但至少可以说是真挚的,而随着戏剧的展开可以看到这种爱愈深,这场由于历史悲剧而带来的爱情悲剧就愈悲。历史上,汉元帝与王昭君第一次相见是在昭君要远嫁匈奴拜别汉朝的时候,她是后宫良家子,并未被封为明妃,也不是出于爱国心切而自告奋勇出塞,也没有在行至国境投黑水自尽,而是出身庄农人家、家道贫穷,是一个农村姑娘,因入宫十年,怨愤不得帝幸才自请和番的。马致远将王昭君与汉元帝关系设定为帝妃之恋的创作意图: 马致远《汉宫秋》中的帝妃之恋(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49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