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苏轼中秋诗词研究+文献综述(2)

时间:2018-06-28 15:34来源:毕业论文
如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中秋佳节到来之时,苏轼便通过吟咏月亮寄托了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思念之情,创作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


如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中秋佳节到来之时,苏轼便通过吟咏月亮寄托了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思念之情,创作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时兄弟二人已有751七年未见了,苏轼以文具起手,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他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这些疑问的抒发这样美好的时刻却不能与弟弟团聚的苦闷,然后诗人发挥了他的乐天派精神,找到了摆脱困境的出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发出了永久的浩叹与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熙宁十年苏轼调任徐州,与弟弟同往,分别前一天恰逢中秋节,二人同饮赏月,苏轼遂有了《阳关曲•中秋作》和《水调歌头•子由徐州中秋作》,抒发相聚的喜悦之情,然而七年来难得一聚的相会又面临着分别,此次分别后,再相见不知是何年何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第一年中秋节创作的《西江月•黄州中秋》(世事一场大梦)句句都是身世之感,想通过明月遥寄相思给远方的子由和孩子们,透露出来内心深处无比的沧桑、孤独和凄然。
(二)苏轼中秋诗词中的政治感慨
苏轼的中秋题材诗词创作除了有亲情的流露,还表达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感慨。苏轼所在的时代恰逢北宋中后期,党政不断,苏轼仕途不称意,被排挤出朝廷,外放杭州、徐州、密州、黄州、惠州等地,政治上处于受冷遇的位置,这对苏轼这样的奋厉有当世志的有为之士来讲,是很失意的。在中秋节这样一个与亲人团聚的日子,苏轼不会不怀人,不会不感慨。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序写道:“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一个“兼”字,说明是捎带怀念子由,但是这“兼”字之前的“主”是什么呢?苏轼创作这首词的时候,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波折,觉得自己的兼济之志难易实现,对于政治有着诸多的失望,已经有了“归去”的意愿,正面临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与困惑:对于时政虽有失望,但是他的平生之志仍旧使他勤于政事,欲归不忍。词的上片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诸多失望,但下片马上收回思绪,认为月都有阴晴圆缺,更何况人呢?人生也难于完美无缺。
再如《西江月•黄州中秋》(世事一场大梦),既有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也有对国事的担忧,“酒贱常愁客少”一句表面的意思是写“酒贱”,实际上暗指遭贬斥后受到的冷遇,“明月多被云妨”一句隐喻了凭借新法行奸的当权派营私舞弊,排挤善类,驱逐忠正之士,“把盏凄然北望”中的“北望”,既有对国事的忧虑,也有对当权者的愤懑,整首词反映了此人谪居后的苦闷的心情。
(三)苏轼中秋诗词中的观潮主题
苏轼先后有过两次在杭州为官的经历,因此也有幸得以观看中秋节钱塘江涨潮的奇观。熙宁751年,他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写下一组有名的观潮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第一首交代了计划看潮的打算;第二首以两个比喻描绘了涨潮时的威猛气势,潮水来声音振耳欲聋,就像万人鼓噪,阿童是西晋名将王濬的小名,他曾率领长江上游水军攻破吴国都城建业,这里用了这个典故,描写潮来时气势的不可阻挡;第三首写观潮后的身世之感,感觉自己就像海潮一样居无定所,不知何时才能有个安稳的归所,转过头来,苏轼又以江水西流来暗示将来仍有希望回到朝廷;第四首,作者以官员的口吻议论,东海的海神如果知道当代君主的意愿,就应该变海边盐碱地为肥沃的土地,让弄潮儿不必再冒着生命危险,重利轻生;第五首写海神驾着凶猛的潮水而来,江神和河神在其面前微不足道,只有得到当年夫差的勇士和钱武肃王的三千强弩才能将如此凶猛的潮水制服,造福百姓。 苏轼中秋诗词研究+文献综述(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843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